在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时期,市人大党组组织本次对《党组讨论和决定党员处分事项工作程序规定》的专题学习,意义深远。总书记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此规定的出台与修订,正是贯彻总书记要求,为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范党员处分工作提供了明确遵循。我们市人大党组肩负着推动地方民主法治建设、监督“一府一委两院”工作等重要职责,更需精准把握规定内涵,将其融入日常工作,强化纪律约束,提升工作质效。下面,我结合学习体会与人大工作实际,谈几点认识。
一、精准把握《规定》核心要义,夯实纪律基石
(一)明确责任主体,强化党组担当。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党组)要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明确党组为讨论和决定本单位党员党纪处分事项的责任主体,这进一步压实了党组在管党治党中的担子。市人大党组作为地方重要领导集体,在人大系统内,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将党员纪律处分工作作为履行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对党员处分事项进行集体讨论、民主决策,不允许任何个人或少数人擅自决定,确保每一项处分决定都经得起检验。同时,要主动接受派驻机构监督,为派驻机构履行职责提供便利,形成监督合力,共同维护人大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规范程序流程,提升工作质效。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保障。《规定》对党员处分工作的各个环节,从立案审查调查、审理到处分决定作出及后续备案等,都进行了详细规范。市人大党组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循这些程序。比如,派驻机构对相关党员立案审查调查结束后,按照规定向党组主要负责人通报,再移送相应派出机构审理,最终由党组讨论决定。这一系列流程环环相扣,我们要确保每一步都严格执行,不能随意简化或跳过。只有规范程序,才能保证处分决定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避免出现冤假错案,切实维护党员的合法权益,提升人大系统纪律工作的公信力。
---此处隐藏3030字,下载后查看---
(一)加强立法保障,完善纪律法规体系。总书记指出,要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市人大作为地方立法机关,要立足地方实际,加强与纪律建设相关的立法工作。一方面,对国家法律法规中涉及纪律处分工作的内容,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补充,制定更具操作性的地方性法规。另一方面,针对本地在纪律建设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开展立法调研,制定新的法规制度。通过完善纪律法规体系,为《规定》的实施提供更坚实的法律支撑,使纪律处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强化监督检查,确保规定执行到位。监督是人大的重要职能之一。市人大党组要通过法定监督方式,推动《规定》在全市范围内的有效执行。在开展工作监督时,将各部门对《规定》的执行情况纳入监督内容,通过听取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等方式,了解各部门在党员处分工作中是否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对于执行不到位的部门,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其限期整改。同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组织代表对相关工作进行视察,收集代表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推动《规定》更好地落实。
(三)推动普法宣传,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全民守法是法治建设的基础。市人大党组要积极推动《规定》及相关纪律法规的普法宣传工作。通过组织开展专题普法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宣传《规定》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提高社会知晓度。利用人大“刊网微端”等宣传平台,开设专栏,发布解读文章、典型案例等,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守纪律规定,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为全面从严治党和法治社会建设贡献人大力量。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征程中,《党组讨论和决定党员处分事项工作程序规定》为我们提供了重要遵循。通过本次专题学习,我们对规定的理解更加深入,也明确了在人大工作中贯彻落实的方向。然而,学习永远在路上,纪律建设更是须臾不可放松。我们市人大党组要以此次学习为新起点,持续深化对规定的学习和运用。不断强化责任担当,将纪律建设贯穿于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以更加严明的纪律、更加优良的作风,推动人大立法、监督、代表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和纪律支撑,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人大新作为。
以上发言,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