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xx县非公企业发展迅速,进入县工业园区企业xx家,工人近xx人。该县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充分发挥xx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四员”(宣讲员、联络员、指导员和组织员)作用,扎实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党员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因企制宜,突出重点,创新培养模式
一是强化组织覆盖。在县xx电子商务园,成立了全县非公企业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为非公企业组织党员提供创业咨询,文化等各类服务,并对党组织书记、党员进行定期培训。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分别设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孵化中心,重点培育扶持xx个企业联合党支部;设立了社会组织党组织孵化中心,重点培育扶持xx个无活动场所的企业组织党支部。
二是突出重点培养。党建“四员”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针对不同企业,把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技术业务骨干、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和女职工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针对该县xx产业、xx企业中女职工较多的特点,重点培养和发展女党员。在企业招收员工时主动介入,调查了解企业急需人才,并及时与上级党组织联系,优先向企业推荐已入党的企业急需人才。在企业内推行“先上岗、后入党”模式,把发展党员与培养中层管理人员、优先续聘职工结合起来,中层管理人员一般由党员担任,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优先续聘。
(二)加强教育,注重实效,增强党组织吸引力
---此处隐藏2288字,下载后查看---
二是实施分类引导。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党员的职业、身份、文化程度,结合不同企业的实际,提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要求。对企业中的管理层的党员,要以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为重点,以解决作风问题为突破口;对生产车间中的党员,要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为目标,教育引导他们增强企业主人翁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大力推进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的后勤保障党员,要以构建平安社会和服务群众为目标,教育引导他们增强维护社会稳定和服务居民的意识,不断提升其服务社会和服务人民的水平;对技术骨干中的党员,教育引导他们带头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勤劳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带头促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在实践中还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通过提出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使广大党员在分析评议时有标尺,在整改提高时有方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有规范行为的准则,从而进一步展现GCD员的精神风貌,树立GCD人的良好形象。
三是实施满意度测评。结合正在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针对党员作用发挥情况,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以工业园区党工委和各非公企业党组织为单位,由县委督导组来组织群众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前,各企业党组织以适当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向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通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有关情况、整改的成果。督导组在企业党组织通报情况的范围内随机抽样调查,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对测评结果,向群众通报。整改效果不好、多数群众不满意的,进行补课。
(四)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工作打算
Xx县非公企业发展党员工作,在取得阶段性进展的同时,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一是结构优化仍需发力,特别是在高层次人才、青年职工、技术骨干等关键群体中发展党员的数量和比例,距离上级要求和工作目标尚有差距,联合企业党支部组织发展党员较为困难。由于全县非公企业普遍分散、存在规模小,申请入党的人员少,且人员流动性大;规模小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很难达到完全覆盖等,这些给发展党员工作带来难度,源头活水不够充沛;二是发展流程规范性有待提升,个别基层党组织在培养教育、政治审查、发展程序等环节存在简化或把关不严现象,材料的严谨性和完整性需进一步加强;三是培养教育的深度和实效性不足,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教育形式较为单一,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不够紧密,针对性培养考察有待深化;四是部分基层党组织责任压得不够实,对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动性、计划性不强,存在“等靠要”思想,影响了整体工作进度和质量。
针对上述问题,下一步将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精准调控结构。聚焦薄弱领域和重点群体,科学制定并刚性执行年度发展计划,加大在高知识群体、产业工人、技术骨干中发展党员力度,持续优化党员队伍年龄、学历、行业分布结构。二是严把入口关,规范发展程序。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压实各环节责任,特别是做实做细政治审查和培养考察工作,确保程序一步不落、标准一丝不降、材料规范完备。三是深化培养教育,提升质量实效。创新教育形式和载体,紧密结合中心工作和党员思想实际,强化实践锻炼和党性锤炼,切实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