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能够参加此次全省农村改革与乡村振兴创新实践交流会,与大家分享XX地区的探索经验,我深感荣幸。近年来,我们紧扣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以深化农村土地改革为突破口,创新推行“一清二改三统四发”改革模式,激活乡村资源要素,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现将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夯实改革基础,筑牢乡村振兴制度根基
农村改革是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而摸清家底、明晰产权则是改革的前提。我们坚持问题导向,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通过清产核资、股份量化等举措,构建起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一)全面清产核资,摸清集体资产家底。家底清则改革明。我们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构建“党建引领+专业团队+群众参与”工作机制,组建由村“两委”、党员骨干及第三方机构构成的清产核资专班。按照“档案溯源、实地丈量、民主确认”的工作路径,对农村集体资产开展全面清查。经细致核查,共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3594人,完成土地确权(含水面)2950亩,核定村集体资产价值1521万元,为后续改革奠定坚实数据基础。在此过程中,我们建立动态监管台账,实现集体资产信息化管理,确保家底常清、数据常新。
---此处隐藏2330字,下载后查看---
(一)打造特色品牌,提升产业竞争力。品牌响则市场广。我们立足本地特色农产品资源,挖掘文化内涵,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通过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知名度。目前,已培育省级知名品牌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同时,加强品牌宣传推广,通过参加展会、举办节会、网络营销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农产品线上销售额年均增长30%以上。
(二)发展乡村旅游,激活农村消费潜力。旅游旺则乡村兴。我们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以易家河坝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核心,开发亲水休闲、农事体验、文化研学等旅游产品。整合资金3亿余元,建设路亚库钓基地、特色民宿、休闲农庄等旅游设施,完善旅游服务配套。通过举办钓鱼比赛、采摘节、美食节等活动,年均吸引游客6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1亿元,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2万余元。
(三)拓展产业业态,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业态新则活力强。我们积极培育农村电商、农业文创、健康养生等新业态,推动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建设农村电商服务中心,培育电商人才,搭建销售平台,农产品电商销售额逐年攀升。挖掘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开发文创产品,打造文化体验项目。发展康养农业,建设田园综合体,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同志们,乡村振兴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虽然我们在农村改革和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差距。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各地经验,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产业振兴,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