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育“七一”专题党课——心怀戒律勇于担当以清正作风促高质量发展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一、扛牢政治责任,自觉从学习教育中筑牢思想堤坝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对每一位党员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制定修订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纳入其中。通过持之以恒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防范和查处“七个有之”问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明显增强。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的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有所弱化,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的继续修炼和提升,有的党员干部大局观不强,片面强调单位甚至科室利益,有的领导干部深入一线基层不够多;群众观念淡薄、精细服务意识不强,甚至有个别单位奢靡之风方面缺乏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造成了一些不良的社会影响。在前段时间,中央、省、市、县都陆续在“五一”、端午节前后通报了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这再次警醒我们,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一项长期且重要的任务,我们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在强化政治能力上立起新标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用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完善学习制度,把学深践悟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加强对广大xx成员的政治思想引领,把讲政治,对党忠诚、严守纪律作为做好xx工作的第一遵循、第一标准、第一要求,切实把“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和实践性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两个维护”体现在坚决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上。新时代的使命正指引我们砥砺前行,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只有将个人梦想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入践行“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始终不忘初心、坚决牢记使命,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努力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好各项工作,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才能向党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二、坚持问题导向,深刻认识当前乡村振兴短板弱项

此次学习教育强调坚持问题导向,xx书记强调找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解决问题是找准问题的目的,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要深入查摆问题。结合乡村振兴主责主业,我对当前乡村振兴工作的问题也做了简要梳理,并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立行立改、建章立制,推动问题得到解决。

---此处隐藏1955字,下载后查看---

透过现象看本质,我认为产生问题的原因有几点:一是客观上看,他们身体素质差,劳动能力弱。文化程度低,自身发展能力不足。主观上看,有劳动力的懒汉,坐享其成,不愿劳动,自食其力的思想缺乏。二是健康乡村关口没有前移,没有统筹做好免疫规划,缺乏对传染病、遗传病、慢性病和职业病有效防控。教育乡村振兴发挥不够充分,困难家庭的子女大部分初中毕业直接进入社会,发展能力和就业技能有限,贫困家庭增收弱。三是开拓意识不强,工作上不够创新。想问题、做工作还是沿袭老办法、老套路,在如何解决我县产业振兴、就业振兴和“造血”功能不足等问题上,缺乏主动性和勇于创新的胆识,深入思考比较少,有时产生的新想法也只是停留于心动而无行动的状态。导致产业引领带动不够,脱贫户单打独斗进入市场抵御风险差,难以达到脱贫的良好成效。

三、坚持人民立场,以严守规矩的清正作风促乡村振兴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摆在我们面前现实而艰巨的任务就是要切实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乡村振兴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定不移地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责任落实,不断加强政治意识、攻坚意识和责任意识,超前谋划,做好时间表、倒挂图,村“两委”领导班子、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当好一线“指挥官”,发挥主动性、能动性和积极性,共同谋划发展思路,把乡村振兴目标细化到月、工作安排到天,对困难群众开展好日常帮扶工作,做到政策落实、工作落实。

二是要密切联系群众。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遵循以民为本的民生理念,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是每一位GCD员的不变追求。结合实际工作,我们不仅要不断解决留守儿童对知识的渴望与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矛盾,不断缩小乡村医疗与城市医疗的差距,不断拉近农民收入与城市人群收入的差距;更要深入群众,联系群众,全面掌握乡村振兴工作的基本状况、存在问题,准确掌握每个脱贫户的实际情况,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对照乡村振兴要求时间节点,把每步工作都做扎实,确保帮扶有力,群众真正受益。乡村振兴是一场难打的硬仗,作为一名乡村振兴干部,是和人民群众接触最亲密的人,更是需要了解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局势,不能空谈和想象,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乱做出计划和决定。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具备的优势,深入走访群众,了解群众的的需求,努力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想,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做出符合实际的规划,这是我们最基本的使命。

三是要切实履职尽责。对于乡村振兴干部来说,要以学习教育为契机,以集中整治为契机,努力把乡村振兴各项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为困难群众解难题、谋幸福。要以培育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为目标,提升工作质量,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为出发点,深化群众教育,增强群众内生动力。以健康乡村为着力点,对传染病、遗传病、慢性病等做好有效防控和阻止代际传递。要压实部门攻坚责任,强化驻村帮扶工作,将帮扶的落脚点始终聚焦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以产业发展红利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激发脱贫内生动能,带领群众一起致富,巩固提升脱贫质效,确保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