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撬动带农共富方式变革的实践与思考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总书记指出:“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一论断在为农服务、带农共富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随着数字乡村的全面布局和深入推进,数字化已经成为调整农业生产关系、变革农村生活方式、为农服务带农共富的新引擎。供销社、农合联要抢抓数字化改革的机遇,顺应新发展阶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以提供精准化全产业链服务为目标,以县级农合联为平台,以产业农合联为抓手,以数字农合联为纽带,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为导向,全面打通业务流、决策流、执行流,充分发挥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服务功能,在县域层面实现“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新突破,最优化地带领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一、智能集约,加快带农共富平台的迭代重组。平台迭代重组,基础是做实县及县以下农合联组织,重点要突出产业农合联,关键在加强数字化赋能,落地于数字化服务平台。以供销社为核心,构建市县镇三级农合联组成的组织体系。以农合联为载体,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各类为农服务组织联合起来。譬如浙江省重组各层级农合联1038个、新型基层社81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457个。建成乡镇农合联农事服务中心313家,成为集农资供应、农技推广、土地流转、产品营销、电商物流、品牌培育、信贷保险、资本投资、财务代理和农业公共服务代办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的通用性服务平台。县级农合联按“一业一联”要求建成产业农合联313家,成为集技术指导、技能培训、农资专供、种子供应、生产作业、产品加工、信息发布、品牌运营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性服务平台。为农服务带农共富主体数量大、类型多、分布广,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数字化平台来集成各项管理服务职能、调动各类带农共富资源。浙江省农合联2019年提出建设数字农合联,2020年8月成立浙江农合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择取2个地市级、6个县区级农合联先行试点。2021年按照全省一体、省市县乡全贯通的理念,正式迭代升级为“浙农服”平台,形成面向区域农合联通用共享服务、产业农合联专业精准服务、生产主体自我管理服务、生产资料行业监管以及农合联组织管理等服务功能体系。“浙农服”建立业务协同模型和数据共享模型,建立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农业金融、产业农合联等关联大数据的采集系统。依托全省统筹构建的IRS公共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开发形成与集成共享,以数据流为依据,改造提升业务流,为“浙农服”建设提供强大支撑。各项细分任务被层层拆解,落到实处,如围绕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全周期全要素服务这一总任务,拆解出“生产服务、供销服务、信用服务、环境服务、政策服务、行业监管”6项二级核心任务,将“生产服务”拆解为“农资服务、农机服务、劳务服务、农技服务”4项三级任务,将“农技服务”拆解为“常见病害、农事建议、知识课堂、庄稼医院”4项四级任务。由此,形成6项二级任务、21项三级任务、65项四级任务。通过任务拆解,服务功能体系有了具体落脚点。目前“浙农服”覆盖全省11个市、91个县(市、区),并在四川省茂县、江苏省昆山市等地区推广使用。

二、多跨协同,集成带农共富方式的升级重构。

带农共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浙农服”致力于构建解决问题的跨业务、跨部门、跨领域的场景,实现解决方案的量化闭环,实现多跨协同的流程再造、模式重构。

流程再造。

“浙农服”将为农服务的原有流程进行解构再造,大大提升服务质效。在服务端,提供农产品、农资、农技、劳务、物流、贷款、保险、农事气象、补贴申请等全门类“一件事”涉农服务。在治理端,集成生产管理、市场流通、农资监管、金融助农、财政支农等8大子系统。构建农产品质量追溯、农药化肥实名销售、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大数据画像,实现农资和农产品销售链智能追溯、农资超额购买回收实时监测、补贴前置办理等审核功能,优化为农便民服务。会员审批、品牌审报、补贴申请、农废回收等业务缩减12个审批环节,办事效率提高80%以上,贷款审批办理时间压缩50%,带农共富的多垮协同效应得到了极大体现。这一系列流程再造的前提,则是基础数据的集成。如,浙江平湖市打通农业农村局、资规局、财政局、气象局、农商银行、人保财险等23个部门,建立统一涉农数据目录,形成由基础数据、检测数据、业务数据、主题数据构成的16个数据仓,集成农产品、农资、农机、贷款、补贴等涉农25个门类,整理数据821项,日均交互信息1.2万条。

---此处隐藏2930字,下载后查看---

“浙农服”的建设与应用过程中,一系列原有的陈旧制度体系被破除,取而代之的,是高效集成的工作体系、攻关机制、资源配置机制。

建立专班工作协调机制。浙江省供销社探索建立数字化赋能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领导小组,并抽调相关人员组成专班。领导小组由省社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专班则汇集了为农服务各个领域的骨干力量,实行实体化集中办公。由此,一个协调有力,高度集成的工作体系建成,重大政策壁垒得以有力破解,相关技术性、政策性问题得以及时沟通研究,有力推动了数字化赋能“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新突破。

创新攻关任务“揭榜”机制。在“浙农服”的建设完善过程中,针对为农服务需求提炼不精准、攻关任务不明确、实施路径不清晰的问题,攻关团队负责人向全省征集改革需求,并带队赴全省各地一线调研,了解基层农民群众和为农服务各类主体的切身痛点,经过综合分析研判,形成重点攻关清单,由省社统一“挂榜”。此后,各地各单位根据榜单,分析自身优势特点和技术能力,选择项目申请“揭榜”。省社在综合评定后,确定中榜单位,由选定单位开展某一领域的创新攻关,成熟后予以全省推广应用。这样做既尊重各地意愿,考虑各地特点,激发牵头挂帅主体积极性,又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

创新服务资源配置机制。“浙农服”为各类为农服务主体搭建了统一平台,各项要素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生产服务方面,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农资供应商、育种育苗中心、专家技术团队在平台上均设立入口,进行在线订购或服务预约。供销服务方面,“浙农服”为供应方和需求方搭建了商品展示、交易询价、在线撮合的平台,同时引入物流服务企业,搭建两端流通渠道。信用服务方面,汇集银行、保险、担保、评估等金融机构,为农户提供经营权抵押贷款或信用贷款、气象指数保险等针对性金融产品。

数字农合联平台的建成投用只是第一步,为更好发挥平台作用,浙江省将进一步提升平台数据收集范围、扩大用户数量、开发特色模块,打造产业农合联数字化应用场景,建立健全平台建设的理论体系、制度规范体系、目标体系和工作评价体系。不断推动平台迭代升级,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