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安置房建设攻坚提速推进会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我们再次召开全市安置房建设推进会议,核心任务就是聚焦“攻坚提速”四个字,围绕征迁群众最急迫、最揪心的回迁问题,集中力量啃硬骨头、打歼灭战。会前,我们专门听取了各城市区关于安置房项目当前建设进度、存在的突出矛盾、深层原因剖析以及下一步攻坚计划的详细汇报,对大攻坚行动台账上的项目逐一进行了调度和督导。情况摸得越透,问题摆得越清,我们肩头的责任就越重,攻坚的紧迫感就越强。这不仅仅是一砖一瓦的建设问题,更是千家万户能否安居乐业、党和政府公信力能否在群众心中扎根的根本问题。

一、认清严峻形势,以破釜沉舟的决战姿态扛牢政治责任和民生重托

今年市委市政府将安置房建设确定为“头号民生工程”,并旗帜鲜明地将2025年定为“安置房项目建设攻坚年”,这是基于对全市发展大局的深刻把握,更是对万千翘首以盼回迁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安置房建设,一头连着城市发展更新的宏图,一头系着征迁群众最基本的生存尊严与生活希望。他们的“急难愁盼”,就是日夜悬在我们心头最沉甸甸的考题。一是进度滞后,形势逼人。从各区汇报情况看,部分项目进度严重滞后于原定节点。有的项目因前期手续繁琐冗长,在规划审批、施工许可环节耗时过久;有的项目受制于资金瓶颈,工程款支付不及时导致施工方积极性受挫、进度缓慢甚至停滞;有的项目配套基础设施(水电气暖、路网、绿化)未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导致主体完工却无法具备交付条件;还有的项目在拆迁扫尾、土地清表环节遇到顽固阻力,迟迟无法进场施工。这些滞后的每一天,都意味着群众在过渡房中多煎熬一天。

二是症结复杂,挑战严峻。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关键症结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统筹协调乏力。部门间、市区两级间信息壁垒尚未完全打通,协同作战机制不够顺畅高效,导致问题在流转中空转、在协调中延误。二是要素保障卡壳。建设资金紧张成为普遍难题,部分项目受制于土地指标、规划调整或复杂的考古勘探要求(尤其是在老城、瀍河等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区域),无法按计划推进。三是责任压得不实。个别单位攻坚克难的锐气和韧劲不足,遇到困难习惯于“等、靠、要”,缺乏主动破解难题的担当和智慧。四是监管效能不足。对工程质量、施工安全、资金使用的全链条监管仍存在薄弱环节,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此处隐藏4948字,下载后查看---

三、锤炼过硬作风,以实干实绩检验担当作为

安置房建设攻坚战,既是对我们能力水平的集中检验,更是对干部队伍作风的严峻考验。全市上下必须拿出“人一之、我十之”的拼劲和韧劲。

(一)强化协同作战,凝聚攻坚合力。安置房建设是系统工程,单打独斗寸步难行。市攻坚指挥部要发挥好“中枢大脑”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主动向前一步,加强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涉及跨部门、跨层级的问题,牵头部门要主动召集会商,协办部门要全力配合,严禁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各区要切实履行属地责任,为项目建设扫清障碍、提供保障。(二)强化督导问效,倒逼责任落实。没有督查就没有落实,没有问责就没有压力。市纪委监委、市委市政府督查局要深度嵌入攻坚行动全过程:一是督进度。对照攻坚台账和节点目标,实行“蓝黄红”三色预警管理。对进度滞后、亮红灯的项目,及时下发督办单,约谈相关责任人。二是督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动态管理机制,对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问题,实行挂牌督办,限时销号。三是督作风。重点督查干部是否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四是严问责。对因主观原因导致项目严重滞后、造成不良影响或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督查结果要定期通报,并与单位绩效考核、干部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紧密挂钩。

(三)强化为民情怀,用心用情服务。我们推进安置房建设,最终目的是让群众满意回迁。要畅通与征迁群众的信息沟通渠道,定期通过公告、AAA群、恳谈会等形式,主动通报项目进展、存在困难及解决措施,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焦虑。要格外关心过渡期内困难群众的生活,民政、人社等部门要落实好各项帮扶政策,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难题。社区工作者要主动上门,做好情绪疏导和安抚工作。要提前谋划回迁社区的治理与服务,确保群众搬得进、住得好、能融入。同志们,安置房建设攻坚战,是一场关乎民心向背、检验执政能力的硬仗。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决战的时刻就在眼前!我们没有任何退路,必须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担当,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坚决打赢这场硬仗!我们要用一砖一瓦筑起广厦万间,让翘首以盼的父老乡亲们早日告别漂泊,在温暖明亮的新居里安居乐业,共享某某副中心城市建设的美好成果!

我的讲话就到这里。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