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精神,就是从中国GCD诞生到新中国成立,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区,由中国GCD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和革命群众,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建立新中国而形成的革命精神。大别山精神于2021年9月被纳入中宣部发布的中国GCD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中,成为一张珍贵的红色名片。其内涵是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这正是我们在先行区建设中需要大力弘扬的精神营养、红色动力。弘扬大别山精神,要念好“悟”“研”“训”“融”“责”这“五字经”。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突出“悟”字,领悟大别山精神的深刻内涵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奉献巨大。这里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部队,走出了1位元帅、570位开国将领,有二百万人前赴后继参与战斗,一百多万人英勇捐躯,经过22年不间断的武装斗争,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大别山军民用鲜血和生命为中国革命谱写了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学深悟透大别山精神,不仅只是对过去历史的简单回顾和总结,更是要发掘出其中蕴含的时代特征。
一是信念坚定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大别山地区在古代属楚国地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楚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追新逐奇开拓进取、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九死不悔崇武彪悍、朴实忠勇信守承诺,形成了独特的楚文化,这是大别山精神生根发芽的文化土壤。中共一大后,董必武、陈潭秋、恽代英等前辈先烈就在武汉及周边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发展党的组织,吸收优秀分子入党,这些人在进入大别山后,就把革命的种子播撒在了大别山区。有着鲜明楚文化基因的大别山人,一经信仰马列主义,便成为了最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是湖北省委确定的目标定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大别山精神与锚定建设先行区不动摇的目标定位深刻融合。
---此处隐藏4882字,下载后查看---
弘扬大别山精神,重在落实,应建立健全大别山精神弘扬保障机制。
一是要落实领导责任机制。相关政府部门要制定实施意见,作出总体安排,承担和履行相关责任。二是要落实群众监督机制。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让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参与到监督中来。要让群众学会监督、敢于监督,理直气壮地弘扬正气,痛斥与弘扬红色精神相违背的行为。
三是要健全法律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弘扬红色精神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用法规制度来保障和监督,确保工作抓在要害、落到实处,使红色精神得到真正的传承和弘扬。
四是要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通过媒体进行宣传,树立榜样,弘扬正气,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先进、崇尚英雄的氛围。同时揭露和曝光各种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同志们,大别山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GCD人历史使命、根本宗旨、政治本色,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弘扬大别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永远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斗争,开拓进取,在先行区建设中勇当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