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正值中国GCD成立104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GCD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隆重纪念这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时刻,xxx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庆祝建党104周年工作的总体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活动,于2025年6月20日至7月5日期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16天的系列庆祝活动。本次活动以xxx市文化中心作为主会场,同时覆盖全市12个街道党群服务中心、8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36个社区文化活动站,形成"1+12+8+36"的多层次、立体化活动网络。通过举办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系统回顾党的光辉历程,生动展现新时代十年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特别是要重点展示xxx市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活动将深入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创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党建品牌,切实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将进一步引导全市党员干部群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二、活动流程设计
(一)"光荣与传承"主题表彰大会
时间:2025年6月28日上午9:00至11:30(含30分钟中场休息)
地点:xxx市文化中心大剧院(可容纳1500人的主会场)
---此处隐藏51620字,下载后查看---
六、注意事项
- 严格政治把关是本次活动的首要原则,所有发言材料、展览内容、文艺节目脚本都必须经过市委宣传部前置审核,重点审核内容的准确性、导向的正确性和表述的规范性。审核实行"三审制",即责任单位初审、主管部门复审、宣传部终审,每个环节都要形成书面审核意见。对于涉及历史事件评价、领导人论述等内容,必须严格对照权威表述,确保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宣传部将成立10人专项审核小组,对所有公开发布的内容进行全流程把关。做好舆情监测工作至关重要,要安排5名政治素质过硬的网评员组成舆情监测小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实时关注各大网络平台动态。建立负面信息1小时响应机制,发现苗头性问题要立即报告,并在宣传部门指导下妥善应对。制定详细的舆情应对预案,准备30篇正面引导网评文章,确保关键时刻能够有效引导舆论走向。网信办要加强对本地自媒体账号的管理,防止不实信息传播。
- 注重活动实效是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坚决杜绝形式主义、走过场现象。要求各基层党支部在活动结束后报送至少3件办实事典型案例,案例要具体实在、有数据支撑、群众认可度高。市委组织部将组织专项督查,通过随机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验证活动效果。对搞形式、走过场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并扣减年度党建考核分数。活动成效将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落实保密要求是确保活动安全的重要保障,所有涉及内部工作流程的文档(如安保方案、嘉宾名单等)必须按照"秘密"级文件管理,严格控制知悉范围。文件传递使用专用加密传输通道,纸质文件要登记编号、专人递送。活动筹备会议要指定专人记录,会议纪要标注密级。保密局将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涉密文件存储、传输等环节,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所有工作人员都要签订保密承诺书,明确保密责任和义务。七、创新亮点说明
方案名称"薪火相传·红心向党"寓意深刻,既体现对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弘扬,又象征新时代党员队伍对党的赤诚之心。其中"薪火相传"取自"薪尽火传"典故,强调红色基因的代代传承;"红心向党"则直抒胸臆,表达全体党员坚定不移跟党走的政治立场。活动设计突出"三个结合"的鲜明特色,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庆祝体系:
- 传统教育与科技手段的深度融合体现在多个环节:除了VR党史体验区外,还开发了"扫码听党史"小程序,观众扫描展品二维码即可收听3分钟党史故事;在表彰大会引入人脸识别技术,自动捕捉获奖者精彩瞬间;文艺汇演运用全息投影再现历史场景,增强艺术感染力。这些技术创新既保留了传统教育的严肃性,又增强了互动性和吸引力。
- 集中活动与长效实践的有机结合贯穿始终:在开展集中庆祝活动的同时,建立"五个一"长效机制,即每个党支部建立一个党史学习角、每名党员结对帮扶一户群众、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每季度组织一次红色体验、每年进行一次党性分析。特别是"百个支部联百户"活动将延续至年底,建立帮扶成效季度评估制度,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党内教育与群众参与的广泛结合形成合力:设置"党员群众心连心"开放日,邀请普通市民参观党建成果展;开展"我眼中的GCD员"征文活动,收集群众对党员的评价;组织"向党说句心里话"留言墙活动,让群众表达对党的祝福。通过这些设计,既教育了党员,又团结了群众,实现党内党外同频共振、共同庆祝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