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赋能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一)与时俱进学习理论

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坚持理论常新,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从容应对各种突发问题,与时代同步前进。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学习,如自学、集中学、线上学等。自学能够让党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深入钻研理论知识;集中学则可以促进党员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线上学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党员随时随地学习最新的政治理论。

(二)准确贯彻政策

通过学习,基层党组织要正确解读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将新的政治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并武装头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例如,在农村产业发展中,基层党组织可以依据党的产业政策,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适合本地的特色产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在乡村治理方面,基层党组织可以运用党的治理理念,创新治理方式,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此处隐藏2114字,下载后查看---

(一)吸引多方力量参与

基层党组织要凝聚各方力量,实现“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的转变。例如,广东连樟村通过党建联建,吸引企业、高校等多方力量参与,发展现代农业、培训新型农民。基层党组织可以加强与企业、高校、社会组织等的合作,整合各方资源,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企业可以为农村提供投资和市场渠道,高校可以为农村提供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社会组织可以为农村提供公益服务和社会支持。

(二)共商发展大计

建立“党群议事会”等机制,让党员群众共商发展大计,共享发展成果。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和主体地位,让群众参与到乡村规划、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各个环节中来。例如,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要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项目符合群众的需求。同时,要让群众在乡村振兴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赋能乡村振兴“红色引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性工程。通过搭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学习平台,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乡村振兴政策解读等专题培训,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建立责任清单制度,强化“头雁效应”,激发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形成干事创业良好氛围;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打造便民服务中心,推行“一站式”服务,优化服务能力。同时,创新融合党建模式,将党建与特色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如发展“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产业模式,带动农民增收;推动共建共享,整合多方资源,构建区域化党建共同体,凝聚乡村振兴合力。如此,基层党组织将愈发坚强有力,成为带领农民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在党的引领下,基层党组织必将成为乡村振兴的中流砥柱,推动乡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丽画卷。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