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区)党支部作风建设专题党课讲稿:坚守纪律红线,杜绝违规吃喝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近期,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了党员干部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这些案例令人警醒。村(社区)党支部作为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直接面对群众,我们的作风好坏,群众看得最清楚,感受也最深刻。开展村(社区)党支部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工作,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借此机会,我结合相关精神,为大家上一堂党课。

一、深刻领会,明晰违规吃喝界定

总书记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违规吃喝看似事小,实则关乎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关乎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我们必须对违规吃喝的界定有清晰认知,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严守纪律红线。

(一)接受、提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在村(社区)工作中,我们时常会与各方打交道。无论是企业老板、个体商户,还是普通村民,若其与我们正在处理或可能处理的事务存在利害关系,接受他们的宴请,就可能影响我们公正执行公务。从资源分配,如村集体土地流转、项目招标,到民生事务,如低保评定、困难救助审核,任何环节因接受宴请而有所偏袒,都将损害群众利益,破坏公平公正原则。村(社区)干部手中虽权力有限,但每一项决策都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稍有不慎,便会引发群众不满,动摇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坚决拒绝这类宴请,以公正无私的态度履行职责。

---此处隐藏4425字,下载后查看---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通过组织专题学习、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深入宣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关于违规吃喝的纪律规定。让每一位村(社区)干部都清楚地知道哪些行为是违规的,违规吃喝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结合典型案例,剖析违规吃喝的危害,让干部们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同时,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宗旨意识,使其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自觉抵制违规吃喝等不良行为。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在村(社区)营造浓厚的廉洁自律氛围,让廉洁意识深入人心。

(二)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进一步完善村(社区)财务管理制度、公务接待制度和监督举报制度。明确财务审批流程,严格控制经费支出,杜绝不合理的吃喝费用报销。规范公务接待标准和程序,明确接待范围、接待方式和费用标准,防止超标准、超范围接待。建立健全监督举报机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鼓励群众对违规吃喝行为进行举报。同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制度的行为严肃查处,确保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通过完善制度建设,为整治违规吃喝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加大监督力度,严肃执纪问责。成立专项监督检查组,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村(社区)的公务接待、财务账目等进行全面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违规吃喝、公款报销吃喝费用等问题。对发现的问题线索,要深入调查核实,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违规吃喝的直接责任人,要依规依纪给予严肃处理;对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力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进行问责。通过加大监督力度和严肃执纪问责,形成强大的震慑力,遏制违规吃喝现象的发生。

(四)树立新风正气,倡导健康交往。在村(社区)积极倡导勤俭节约、健康文明的交往方式。鼓励干部之间以工作交流、学习研讨等正当方式增进了解、加强合作。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人情观,在人际交往中把握好分寸,做到既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又不违反纪律规定。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干部的业余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以新风正气取代违规吃喝等不良风气,推动村(社区)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同志们,村(社区)党支部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工作意义重大,关乎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违规吃喝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制度建设、加大监督力度、树立新风正气等措施,坚决杜绝违规吃喝现象,打造一支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村(社区)干部队伍,为村(社区)的和谐稳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