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聚焦市委“八个走前列”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建设文化旅游特色城市目标定位,坚持“文化引领、旅游带动、产业融合”发展理念,按照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布局,主攻文化旅游项目,打造核心旅游景区,培育文化旅游产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截止目前,全区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11家,有旅行社29家、服务网点30余家,星级宾馆20家,乡村旅游接待点300多家,星级农家乐80余家,“三馆一站”实现免费开放。今年1-5月接待游客387.63万人次,同比增长25.55%;实现旅游收入37.08亿元,同比增长30.12%。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以景区打造为重点,增强文化旅游吸引能力。先后实施的西植物园等景区配套项目,已成为某某旅游的热点景区,接待游客人数大幅度攀升。三宝景区建设世界天宝中心、大西北休闲度假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三大中心”,承载展览、度假、旅游、餐饮、购物五大功能,目前丝路天宝·中国观赏石景园和皇家赏珍馆已开放,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其他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湿地景区按照“湿地长卷·醉美某某”的构想,全面完成湿地景区规划设计,建成了湿地景观大道,实施了花城湖、清水河、六分西湖湿地景区建设工程,策划了航天大世界主题公园等文旅项目,目前正在招商融资、开工建设,初步形成了湿地大景区格局。
---此处隐藏3336字,下载后查看---
(二)围绕休闲观光,做大“园”的文章。依托西汉酒泉胜迹、植物园、四坝海子景区和原酒泉锅炉厂改造,加快建设“1969”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园、四坝海子游客接待中心等项目,打造西汉酒泉胜迹历史文化景区。全力对接航天大世界主题公园、航天航空科技文化博览园、西北民俗文化园、酒泉飞天部落文化主题公园,加快项目落地进程,依托锦玉公园、美溪公园、体育公园、儿童公园、中医养生公园、滨河公园和北大河风情带,打造城市休闲度假景区。
(三)围绕文化传播,做好“馆”的文章。依托富康奇石馆、穹顶影视院等“十馆一院”及休闲度假中心建设布局,持续推进酒泉天宝景区建设。围绕文化传承展示,依托酒泉民俗博物馆、酒文化博览馆、丝绸之路博物馆、左宗棠纪念馆、霍去病历史伟业纪念馆、酒泉起义纪念馆等,推动酒泉古镇民俗博物馆群项目落地,构建多业态的专题博物馆。新建某某区博物馆和融媒体中心,丰富文化元素,传承城市文脉,讲述某某故事,打造历史文化集中展示区、公共文化服务集聚区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旅游风景区。
(四)围绕乡村旅游,做新“节”的文章。挖掘利用资源特色,持续办好“赏祁连雪景·游美丽乡村”某某区文化旅游节,积极策划举办民俗文化节、生态旅游节、田园观光节、采摘节等乡村文化旅游节会活动。依托种子产业园、酒文化博览园,策划举办种子博览会、酒文化博览会,将其打造成品牌节会。策划拍摄《霍去病西征》电视剧,编排西汉历史文化主题情景剧,编撰某某历史文化类书籍,培育文化旅游消费亮点。
(五)围绕户外运动,做深“峡”的文章。依托“大漠孤烟”“祁连雪山”“航空探险”等特有资源,策划开发洪水河与马营河大峡谷徒步探险项目,打造某某区品牌徒步活动。编制项目建设规划,促进洪水河大峡谷、马营河大峡谷徒步项目落地实施。以打造中国(酒泉)西部户外运动之都和某某区户外运动国际联盟基地为契机,举办“功勋杯”自行车邀请赛、非凡足迹戈壁挑战赛、酒泉铁人“三项”赛等品牌赛事。
(六)围绕提质增效,做实“管”的文章。加快成立某某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中心,组建某某区文化旅游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推动某某区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配套项目资金,加大文化旅游产业支持扶持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强化人才战略,完善管理服务体系,大力开展文旅人才组织培训,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