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社会工作情况汇报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XX市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严格落实中央、省委关于社会工作的各项部署安排,全面落实省委社会工作部各项具体工作,紧扣“深化社会治理提升年”行动“一条主线”,聚焦新兴领域党的建设、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凝聚服务群众“三项重点”,发挥市“两新”工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志愿服务“四项机制”作用,落实新兴领域党建三年攻坚,“五社+N”协同联动基层治理,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志愿服务提升、人民建议征集“五项任务”,构建1345工作体系,全力开创全市社会工作新局面。

一、全面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

(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全力推进深化“社会治理提升年”行动。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为依托,市委主要领导亲自统筹指挥,召开全市社会工作会暨深化社会治理提升年启动会,系统构建“1430”项目攻坚体系,以逐年深化“社会治理提升年”行动为引领,围绕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民生保障能力、依法治理水平、数智支撑建设“四个再提升”目标,推进网格微治理、建立“五社+N”协同联动机制、打造市域协同治理民生服务平台,结合教育、医疗、殡葬、就业创业等群众集中反映问题领域,谋划了30个项目。市委常委、分管市领导牵头项目落实,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汇报,推进项目落实。目前,2项任务已完成,网格微治理等28项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持续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组织功能和协调作用。坚持“机制统筹、专班推进、部门落实”的整体思路,印发了《XX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2025年工作任务清单》,对照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核心重点任务,围绕乡村社区治理难点堵点、建强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完善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健全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提升网格管理服务质效、深化基层治理骨干队伍、综合执法队伍建设等方面,确定18类35项任务,明确34个部门职责分工,建立每月会商、联络员会议等制度,形成上下贯通、同向发力、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探索规范“五社+N”协同联动机制运行。制定工作方案,指导县(市)区创新方式,不断链接“五社”资源,建立人力、物力、基础设施、居民需求“四本台账”。全市已在139个社区推行,征集群众需求971个,链接社会组织242个,链接志愿组织203个,链接慈善资源60个,围绕社区环境治理、居民就业、课后看护等57个项目带动服务群众。推动接诉即办平台试点工作。选定克东县和铁锋区作为党建引领接诉即办平台试点,成立工作专班,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社会工作部部长任副组长,市委政法委、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政府办、市信访局、市数据局为成员,明确工作职责,实施周调度、半月协商的工作机制,压茬推进平台试点工作落实。围绕细化任务清单和工作流程,压紧压实网格员责任,推动全市网格员全部担任信访矛盾排查员,压实前端矛盾排查职责。网格员利用县级综合治理平台掌上APP一码上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信访矛盾、群众诉求等情况通过平台进行上报,由平台自动分办转办,县区、部门等接诉即办,最后由网格员对事项办理情况进行考评,形成工作闭环。加强基层治理示范体系建设。确定44个市级培育点(社区27个、村17个),重点在“五社+N”协同联动、议事协商和基层自治等领域打造特色品牌。向省部报送21个典型案例。克山县东胜村《党建引领协商共治乡村治理群众齐参》、富拉尔基区杜尔门沁村《议事共治定方向决策参与解难题》等5篇典型案例,入选2025年省委社会工作部《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典型案例(经验做法)选编》。

(二)基层政权建设规范有序推进。严格村委会成员补选,确定市县两级村“两委”成员资格审查专职人员,坚持联审联查,今年补选村委会成员39人。进一步规范基层民主自治,制定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工作指引,率先规范村级组织权力机构运行,对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细化起草了《XX市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工作指引》,依法依规规范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设立、议事内容、议事程序、决定或决议执行等流程标准和制度要求。指导村(居)民委员会依法依规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规范廉洁、反对铺张浪费等内容7项。全面完成农垦社区属地化改革。组织召开农垦社区属地化移交调度会、推进会2次,积极与农垦公司对接,指导属地开展移交。今年4月30日,查哈阳农场公司与属地签属移交补充协议,移交工作人员52名,积极推进系统平台法人管理和备案,组织录入审核社区工作者,指导挂牌和缺额社区工作者招聘事宜,已发布招聘公告。全市28个农垦社区均已移交完成,移交材料已整理归档留存,并向省部反馈市级报告。

(三)解决“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取得阶段性成果。持续清理整治万能章和滥挂牌。在全市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培训会上,针对“滥挂牌”及证明事项等工作对各县(市)区及相关单位进行系统培训,对系统内干部专题培训1次。定期对滥挂牌工作进行调度和视频抽查,今年指导清理村(社区)外部挂牌32块,拆掉墙制度和内容523块,要求社区仅出具居住证明。厘清基层权责。制定市级《健全完善“三项清单”工作任务实施方案》,推动各县(市)区动态调整“三项清单”目录,确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三项清单”,梳理自治事项24项,协助事项54项,减负事项8项。

二、突出抓好新兴领域党的建设

---此处隐藏1837字,下载后查看---

(一)持续完善市委两新工委运行机制。年初,召开了市委“两新”工委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市委“两新”工委全体委员会议。深入实施书记创新项目计划,县(市)、区党委“两新”工委和市级行业党委书记牵头,围绕扩大“两个覆盖”、强化典型示范、提升阵地服务标准等开展行业党建攻坚项目21个,将项目进展情况纳入年度述职必述内容。探索推进国有园区非公企业党建,纳入市委“两新”工委工作要点重点推进,深入市域内民生创业园、鹤城新谷等4个园区调研,并联合组织部、财政局、国资委等部门,厘清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隶属关系,掌握园区、行业、属地党组织抓园区内非公企业党建的交叉点、空白点,国有园区“两个覆盖”率达到100%。

(二)全面推进“两个覆盖“攻坚。年初制定了新兴领域“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通过线上召唤、线下接收,畅通流动党员联系党组织渠道,新摸排党员2344名。采取生产一线延伸组建一批、品牌企业引领组建一批、龙头企业带动组建一批、条块结合帮助组建一批的“四个一批”方式,坚持边排查、边组建,新建党组织427个,全市党组织覆盖率较2024年底提升28%,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到58.11%,社会组织覆盖率达62%。制定全市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管理指引,着力把党的工作覆盖到每个党组织,加大从在职党员中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力度,新选派党建指导员的企业1455家。(三)不断丰富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措施。围绕“全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提档升级”这一目标,深入开展以“推进两个覆盖、完善三项机制、增强四种功能、抓好五新服务”,构建“12345”党建工作机制,增强党建工作辐射穿透力。积极推进暖心友好城市建设,全市打造暖心友好街区48个,暖心商圈16个,暖心驿站460个;制定出台新就业群体“暖新十条”措施,就学历提升、健康体检、住房保障、法律援助等方面,提供服务支持、待遇保障、费用减免等政策措施,并向全市社会公布。上半年,举办暖新大集、开展义诊、慰问、认领微心愿等常态化关心关爱活动147场,服务3000余人次,组织优秀货运、网约车党员司机参加职工疗养,选派122名党建指导员深入企业开展业务指导。组织专职网格员主动联系新就业群体,帮助实现微心愿361件。持续开展“我为行业发展提建议”活动,面向新就业群体党员征集意见建议400余条,为行业发展贡献基层声音。组织聘任“五大员”,475名新就业群体被聘为社区兼职网格员,通过“随手拍”、云上平台直报等形式向社区反馈基层治理线索648条。新就业群体可凭积分到社区爱心超市和384家爱心商户兑换物品或服务,激发参与基层治理热情。常态化开展代办跑腿、公益宣传等志愿服务,先后成立“龙小新”骑士团、红骑服务队等志愿服务队57个。高考期间,联合社区、部门、市车友爱心协会,举行“心连心绿丝带”爱心送考活动,引导200余名网约车、出租车司机及车友爱心协会、女企业家协会等50多名社会组织成员加入送考队伍,为考生构筑安心应考的坚实屏障。

(四)全面强化行业协会商会党建。严格行业协会负责人政治把关和规范选用,年初制定了《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人选审核办法》,正在按省部出台的《负责人审核和任职管理办法》,完善党建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更新审核办法。目前,已对市电子商务协会、烤肉产业协会、无人机协会负责人进行审核复核,对市烤肉产业协会负责人人选审核进行了批复。指导人力资源协会、青年商会、女企业家协会、金融协会负责人人选审核换届工作。与民政部门建立社会组织管理协调机制。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专业优势、技术优势、平台优势,搭建供需经济合作平台,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经济项目成功落地,市委社会工作部面向全市行业协会商会征集供给能力与发展需求。已收到全市50家行业协会商会报送的162条供给能力,75条发展需求,将进一步开展供需对接,合力推动发展。

三、扎实做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

(一)持续加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全市运用省志愿服务平台开展活动9381次,服务时长157万小时。在平台注册志愿服务组织2416个,志愿者65.4万。开展志愿服务一月一主题活动。策划“12+N”主题志愿服务系列活动。1-6月份,全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千次。在学雷锋纪念日,联合20多家单位开展全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启动仪式,市直单位分领域开展“八进社区”活动,16个县(市)区同步开展活动XX人次。支持应急志愿服务组织发展。联合市应急局下发了《关于组建应急志愿服务队伍的通知》,16个县(市)区各选取1-2个社区(村)进行试点,组建了27支专业化应急志愿服务队伍,共招募志愿者355人,由应急部门统一管理,支持应急宣传、隐患排查、应急保障等工作。探索“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打造建华区文斌社区和依安县泰安社区2个试点社区,建华区聚焦空巢老人需求,统筹党员、网格员、社区群众等力量,孵化了“岁月守护·银龄关爱行动项目”,累计入户开展活动等20余次。依安县围绕新就业群体与双职工家庭孩子心理健康、“托管难”等问题,统筹全县36所中小学教师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和社会力量,实施“星光守护营·益起成长计划”项目,已服务儿童40人次。打造志愿品牌示范。市级以“鹤城有爱志愿有我”品牌为引领,打造品牌项目和典型示范。引导16个县(市)区分别培育打造志愿服务示范典型36个。建立市级志愿服务项目库,精心筛选入库项目248个。在“全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培育孵化优秀志愿服务项目30多个,10个项目获得2024年全省项目大赛铜奖、优秀奖、创意奖。(二)扎实做好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截至目前,共征集人民建议392件;经过筛选、整理,呈报省征集办及市领导27件,市领导批示6件,已落实5件,1件正在办理中;交办省征集办转送建议件23件,已落实15件,8件正在办理中;全市录入省信访信息系统人民建议表单273件,督促指导县(市)区充分利用人民建议征集平台线上交办人民建议,办理更加便捷高效。全市已建立征集站464个,征集点1611个,现有征集员2135人。面向全市开展“推动鹤城特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专题人民建议征集活动,积极引导社会各界,为XX建设贡献更多智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