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有些基层干部在面对舆情事件时,存在明显的能力短板,没有主动而为,没有主动渗透到危机化解的各个环节,同时还存在回避和消极心态。所以,提升基层干部的舆情引导处置能力势在必行。
舆情处置主要是针对已引发的舆情危机,通过一些舆情监测手段,研判舆情发展态势,加强与民众的直接沟通,或者以媒体为中介,传达权威信息,最大限度压缩小道消息、虚假消息的空间,赢得话语主动权,主要包括及时反应,抢占舆论先机;公开真相;通过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相关社会组织和“意见领袖”相互配合;丰富参与的表达方式等途径。
(二)舆情引导处置能力的主要构成
1.舆情发生发展的知识能力
---此处隐藏2362字,下载后查看---
区别公文语言与媒体语言媒体语言侧重以事实和细节取胜,弱化领导职位和角色,更加体现对公众的关切。政务舆情回应因面向公众,在语言应用方面更应考虑大众传播的要求。
舆情回应切忌官话套话就某一事件表态时,尤其是因自然灾害、生产安全、暴力袭击等导致的伤亡情况,切忌官话套话。
舆情回应远离“语言吹捧”带有吹捧性质的语言常成为引起次生舆情的重要因素。
官方回应警惕“雷言雷语”在舆情回应中说出与公众关切格格不入的“雷言雷语”,会引发舆论批评和对相关部门官僚主义的质疑。
舆情回应避免过于绝对需避免用词用语过于绝对,应表达共情,谨慎用语,不急于盖棺定论,为纠正差错、解决问题留下回旋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