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材料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在XX县XX镇XX村故栗山上,活跃着这么一位中年女性:当年,她带头响应号召,进军红壤开发;她,适应市场需求,率先引进新品种;她,始终保持共产D员本色,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她就是省委“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标兵、县二十佳种养大户、市人大代表、农村优秀共产D员XX同志。提起她的梨园和事迹,全镇没有几个不知道的。果树种植专业户的群众们都说XX是他们发家致富的领头羊,不折不扣地实践着共产D员的宗旨意识。

一、艰苦创业树先富标杆

她的果园能硕果累累并不是偶然的,这还得从头说起。她原本是XX镇城上村黄坊村小组人,和许多其他农民一样,她和丈夫熊水才一起侍弄着几亩责任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也挣不了几个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八十年代中期,XX县委、县政府吹起了开发红壤的号角,头脑机敏的XX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和丈夫经过几个彻夜商量之后,就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在20XX年,毅然把家帮到了故栗山上,从“庄稼汉”变成了“山大王”。

作为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创业的艰难可想而知。上山伊始,她承包了六亩荒山,建房屋、搭猪圈、整地打穴、施肥栽苗……俩口子忙活了一整个冬天,不仅建好了房,而且还栽下了三百株桔树。第一、二年精心培育、栽种,然而在第三年刚开始挂果时,一场特大冰冻把她家的桔树全部冻死了。看着三年的心血一夜之间付之东流,让XX茫然无措、万分灰心,甚至还一度产生了搬回村里的念头。可是,性格要强不服输的她很快走出了痛苦,决定从头再来,哪儿跌倒哪儿爬起来!

她不等不靠,果断地砍掉了枯死的桔树,从县果业办引进了梨树品种,种上了三亩梨树。然而,栽培梨树的技术要求和含量比栽种桔树的要高,对于栽培梨树,她是个“门外汉”。怎么办?边学边钻研!一方面,她到新华书店买来一些专业书籍,自己一边刻苦学习梨树栽培技术理论,一边进行实践;另一方面,她虚心向技术人员学习、请教。县里举办的梨树栽培技术培训课她一场也没落过,此外,她还经常请技术人员到自己梨园指导生产。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两年,她就掌握了一整套梨树栽培技术,成为种梨的行家里手。

她积极钻研技术,提高致富本领。有一年夏天,几棵梨树莫名枯了,冬天垦复时,她发现树蔸上长了个瘤,于是把瘤挖掉,第二年梨树又成活了。20XX年,她迎来了第一个丰收年,三亩梨树挂果,产量达一万多斤,收入达一点二十万元。尝到甜头的她越干越有劲,开始走向致富的道路,种植规模也逐年扩大。现在,XX的种植面积达到六十多亩,并试栽了脐橙和其他梨树新品种,丰富了产品结构,成为村里的致富能手、镇里的致富典型。

---此处隐藏1728字,下载后查看---

她的梨越种越好,名声也越来越响,亩产优质梨都在一千五百公斤以上,一年下来纯收入超过三十万元。“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她这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不但有掌握“金钥匙”的本领,更有令人敬佩的奉献精神。这些年,向她学习种梨技术的农民络绎不绝,有的还是外省的,她忙得不可开交,来者不拒。从20XX年开始,她就被县里和镇里聘为技术员。她将庭院变成课堂,将自己的技术编成小册子送给求教的人,并且每半月推出一次黑板报,介绍防虫防病方法,无私地把“金钥匙”赠给乡亲。

后来,XX觉得当技术员还难以将自己的技术淋漓尽致地传播出去。20XX年,在XX的组织下,成立了故栗山蜜梨协会,对周围40多户农户、500多亩蜜梨提供生产技术、信息、销售等各项服务。她出任会长,但出力不拿一分钱报酬。

前几年,蜜梨价格下跌,市场行情不好,以往经常上门收购的广东、福建客商毫无动静,眼看蜜梨就要熟透了,烂坏了,XX心想:看来光等是没用了,得自己去闯市场。同丈夫一商量,决定自己拉一车去上海试试。这一试就试出了奔头,一车蜜梨两万来斤,两三天就卖完了。不到十几天,不仅自己的蜜梨全部卖完,还帮协会里其他果农推销了大部分蜜梨。在她的带领下,尖岗上蜜梨协会每年销往上海的蜜梨都在一千吨以上,解决果农的“卖难”问题,促进了果农增收。

在她的带领下,如今已有一大批农民靠种梨致了富。她本人也连年被县里评为“乡土人才”、“致富能手”,20XX年又被评为“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先进女能手”,2022年省委书记XX来XX县视察时,专程参观了她的梨园,并与她合影留念。她的梨园也被XX省经作局授予“XX省优质早熟梨示范基地“。她带领群众致富的事迹也频见于各类传媒。在成功的鲜花和掌声接踵而至时,她没有陶醉止步,而是在脑海里构思着更为壮丽灿烂的未来和新的共同致富的蓝图。

数十年来,作为一名普通D员,她付出全部的力量和智慧,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价值,形成时代旗帜感召力和正能量。她践行D的XX大精神的理念和行动,形成促进社会发展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让人敬佩、让群众赞叹、让社会认可、让美丽乡村光芒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