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民政局局长在社会救助动态管理工作会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社会救助动态管理工作会,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社会救助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会议,也是推动我县社会救助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一次重要契机。社会救助作为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动态管理是社会救助工作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救助政策的精准落实和救助资源的合理配置。下面,我就做好全县社会救助动态管理工作,讲六个方面的意见。

一、认清工作形势,凝聚动态管理共识

(一)把握政策要求,领会动态管理要义

社会救助政策是党和政府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重要手段,动态管理是确保政策精准实施的关键。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文件都对社会救助动态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国家出台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以及我省、市相关实施细则,都将动态管理作为重要内容,要求建立健全救助对象定期核查机制、退出机制和准入机制,确保救助对象有进有出、救助水平有升有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政策内涵,深刻认识到动态管理是实现社会救助公平公正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救助资源使用效率的重要途径,是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关键举措。只有严格落实动态管理要求,才能让真正困难的群众得到及时救助,避免救助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此处隐藏8750字,下载后查看---

县民政局要牵头组织开展全县社会救助动态管理业务培训,围绕政策解读、信息系统操作、入户调查技巧、民主评议程序等内容,对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各乡镇(街道)也要结合实际,开展针对性的培训,确保工作人员熟悉政策要求、掌握操作流程、提升业务能力。通过培训,使基层工作人员能够准确把握动态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提高工作的精准度和效率。

(三)扎实开展摸底排查,掌握真实情况各乡镇(街道)要组织力量,对辖区内的救助对象进行全面摸底排查,按照动态管理的要求,逐一核查救助对象的家庭收入、财产状况、生活情况等信息,建立健全救助对象档案。要重点关注新申请救助的家庭、已退出救助的家庭和家庭情况发生变化的救助对象,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要及时退出,符合救助条件的要及时纳入,确保救助对象精准无误。

(四)强化跟踪问效,确保工作落实

县民政局要建立动态管理工作跟踪问效机制,定期对各乡镇(街道)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加强指导和帮助。对工作推进不力、存在突出问题的乡镇(街道),要进行重点督导,限期整改。要建立工作通报制度,对各乡镇(街道)动态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定期通报,表扬先进、鞭策后进,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县社会救助动态管理工作整体提升。

同志们,做好社会救助动态管理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社会救助工作的决策部署,认清形势、明确目标,把握原则、聚焦重点,强化保障、抓好落实,不断提升我县社会救助动态管理工作水平,为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