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鉴往知来 智启新程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今日夏至,盛夏由此开启。我们相聚于此,共同庆祝3000多名同学顺利完成本科学业、踏上新的人生旅程。在此,我代表学校向你们和你们的亲友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悉心指导你们的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我们身处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其中最引人瞩目、最令人惊叹的变化,就是人工智能的爆发式发展。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相信你们都用过人工智能工具探讨课程难题、辅助论文写作、制定出行攻略、绘制趣味图片,人工智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你们的“学业助手”和“生活搭子”。

人工智能不是一夜之间凭空出现的,而是历经近70年的发展、凝结了一代代创新者的智慧与心血,才从“天方夜谭”般的想象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希望你们从中获得启示,深刻把握创新规律、敏锐洞察创新机遇、积极培育创新品质。

---此处隐藏1310字,下载后查看---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创新之路是漫长的,需要长久努力和坚守。清华计算机系张钹院士被誉为我国人工智能的奠基人之一。1978年,43岁的他踏入当时在国内尚处于“无人区”的人工智能领域,一干就是近半个世纪。他面向学术前沿,发表了中国第一篇人工智能领域论文,获得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第一个国际重要奖项。他构建的“商空间”问题求解理论,是粒度计算领域的三大基础理论之一。他面向国家工业化需求,主导成立国内第一个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创建首个以“智能”命名的国家重点实验室。2018年,83岁的他推动成立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率先提出以知识数据混合驱动为核心的“第三代人工智能”新理念。他潜心学术、倾心育人,培养的很多学生已经成长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中流砥柱。如今,90岁高龄的他依然在为我国人工智能事业发光发热。他常说:“一个突破,不是一天两天做出来的,必须坚持长远的、持久的研究。”同学们,创新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只有锚定真正有价值的目标,沉下心来、长期耕耘、不断超越,才有可能结出硕果。

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引擎,已成为世界强国的“必争之地”。我国错失了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契机,奋力赶上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步伐。当前,蓬勃发展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催生了新的发展动能,打开了无限广阔的创新空间。紧紧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对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至关重要。同学们,创新是自强精神的最好体现,是清华人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最好方式。希望你们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做奋发有为的创新者。

技术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带来便利、增进福祉,但也可能因被错误使用而带来危害。技术发挥怎样的作用、产生怎样的影响,每一位创新者都必须对此深入思考并做出慎重选择。造福全人类是科技发展的根本目标和不竭动力。同学们,推动科技朝着有益、公平、安全、透明的方向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希望你们始终坚守以人为本、科技向善的准则,将人文关怀融入创新之中,把伦理道德置于技术之上,做负责任的行动者。

鉴往知来,智启新程。总书记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正值青春的你们,要主动拥抱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集中涌现和全面赋能的时代,用创新精神塑造未来,以人文精神把稳方向,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增强国之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宽广舞台上绽放绚丽的青春光彩!

清华是你们永远的家,母校永远牵挂你们!祝大家毕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