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文学院2025年毕业典礼上的发言:让人文之光照亮未来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非常荣幸能够作为校友代表发言,我的心情无比激动,特别感谢母校各位领导老师给了我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首先,我谨代表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校友们,向即将离开校园走上工作岗位的学弟学妹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和诚挚的祝愿,祝愿大家前程似锦、万事如意!同时也向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国家英才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恩老师们的培育之情,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幸福美满!

我于2008年到学院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硕士学位,2011年硕士毕业后留在学校行政岗位工作两年,2013年从行政岗辞职回到学院继续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学位,2017年博士毕业到中国政法大学任教。这期间,因为爱人在清华工作的缘故,我一直住在清华,直到2021年。细算来,在清华工作、学习、生活了十三年。

---此处隐藏2225字,下载后查看---

三、寄语未来,愿我们永远“人文”

清华人文,源远流长。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你们即将奔赴的江湖,或许不再有情人坡的芳草萋萋,也不再有紫藤萝瀑布般的款款清香,但流淌在大家精神血液中的清华人文精神却与大家永久相伴,大家要始终保持:

(1)质疑的锋芒:“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清华人文的重要品格,面对信息洪流,要永远保持清醒的批判力;(2)悲悯的温度:人文精神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在效率至上的时代,要守护对人性的体察;(3)行动的担当:“行胜于言”是清华的校风,也是清华人文精神中“重视实干”的体现。作为文科生,我们不要崇尚清谈,而是要像解文光等优秀人文校友那样,让知识在祖国大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作结:当未来你们在某个疲惫的深夜怀疑工作和生活坚持的意义,请铭记“学问之业,以真理为归;人生之志,以天下为任”,不管大家是“治国之才”“兴业之将”还是“学术大师”,愿我们永远以清华人文之名,不负时代,不负本心!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