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根据xxx安排,日前,xxx牵头组织开展“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民主监督调研,县政府办、县工商联、县司法局、县政协社会法制委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调研组先后深入到xx镇、xx镇等部分乡镇和县经开区,实地走访乡镇、园区和企业,并召开多次座谈会,广泛听取多方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取得的成效

通过调研,当前我县民营经济法治环境总体良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和法治举措逐步完善,民营企业的法治观念不断增强,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意识逐渐提高。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基本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市场竞争环境较为公平有序。主要体现在:

(一)惠企政策不断完善

为优化民营经济法治环境,我县把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纳入《xx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xx年工作要点》和《xx人民政府xx年依法行政工作要点》,印发《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xx条举措》,将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员,落实落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相继出台《关于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发挥专精特新排头兵作用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业热情成就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切实把政策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支撑,持续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环境。

---此处隐藏2775字,下载后查看---

三是倡导带有温度执法。执法单位要寓监督于服务,开展提醒式执法,做到“首违或轻微不罚”,体现执法的温度。除法律法规、规章明确禁止或者涉及危害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情形外,对符合国家和省政策导向、有发展前景的新业态新模式企业,采取教育提醒、劝导示范、警示告诫、行政提示、行政约谈等柔性执法方式。制定出台轻微行政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对企业轻微行政违法行为,依法推行“轻违速罚轻罚免罚、首违不罚”等更多柔性措施。

四是健全压力传导机制。要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真正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严格管控随意到企业检查、督查,实行涉企检查审批备案制,全心全意地服务好每一家落户企业。要想方设法帮助企业解决用地、用工、融资等具体问题。要形成“服务企业、人人有责”的共识和良好氛围,要把在县级和单位领导层面发展愿望强烈、服务企业主动性很好地传导到各部门办事人员,并努力形成全社会共识。

五是打造诚信政府。县乡两级政府应当审慎与企业签订各项合作协议,一旦签订协议,政府就要履行向企业作出的政策承诺以及依法订立的各类协议,严格兑现政策承诺,以实际行动打造诚信政府。

六是强化监督检查。依法打击涉企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查处不作为、乱作为、软顶慢拖等行为,坚决消除各类隐性障碍和“潜规则”。对一些单位、部门在营商环境中出现的问题,坚决做到“曝光必约谈、约谈须问责”,形成鲜明的工作导向。同时,认真做好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规范性文件政策清理工作,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七是建立容错机制。严格执行“三个区分开”原则,明确酌情从轻、减轻或免予追究执法过错责任具体情形,保障执法人员干事创业热情。正确对待踏实做事、勇于担责、不谋私利的行政执法人员在工作中的失误错误,进一步激发行政执法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大力宣传报道容错纠错典型案例,强化容错纠错结果综合运用,积极营造保护实干、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良好行政执法工作环境。

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亲企优企、助企成事、以柔性执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先进理念。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有助于破解营商环境中的“人为干扰”因素,为我县营商环境注入新的活力,有助于持续护航xx经济强县建设,也必将为我县加快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