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学习教育,筑牢思想根基
(一)精心规划学习体系
年初,根据上级党组织要求和单位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年度学习计划。明确将学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XX大精神作为首要任务,分阶段、分专题进行系统学习。每月确定一个学习主题,每周安排固定时间开展集中学习,确保学习的连贯性和深入性。同时,为每位党员配备学习笔记本,要求做好学习记录和心得体会,定期检查学习笔记,保证学习质量。
(二)丰富学习形式载体
1.专家授课解疑惑:上半年,邀请党校教授、行业专家来单位开展专题讲座XX次。围绕党的理论政策、行业发展趋势、党风廉政建设等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党员干部拓宽视野、加深理解。例如,在学习党的XX大精神专题讲座中,专家详细解读了XX大报告的核心要点和重大战略部署,使党员干部对党的最新理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此处隐藏3971字,下载后查看---
2.创新学习方式方法,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小组研讨等互动式学习方式,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建立学习效果评估机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确保学习效果。
(三)扩大党建文化影响力
丰富党建文化载体和形式,制作更多高质量的党建文化宣传视频、动漫作品等,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传播。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开发沉浸式党建学习体验项目,打造“云展馆”“红色数字展厅”,让党员群众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历史场景与先进党员事迹。结合当下流行的短视频创作趋势,策划系列微党课、党建主题vlog,以生动鲜活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案例,提升党建文化传播的趣味性与感染力。
构建多元化传播矩阵,除抖音、AAA、微博等大众社交平台外,积极入驻学习强国、党建云平台等专业阵地,实现精准化推送。联合地方电视台、广播电台开设党建文化专栏,推出“党建之声”广播节目、“红色故事汇”电视专题,扩大主流媒体传播声量。与知名网络媒体合作开展“党建文化网络行”活动,通过线上直播、话题讨论、有奖问答等形式,吸引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线上+线下”“大屏+小屏”的全方位传播格局。
推动党建文化与地方特色深度融合,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历史文化底蕴,打造具有地域标识的党建文化品牌。例如,在革命老区建设红色文化主题公园、党建文化长廊,将党建元素融入城市地标建筑、乡村文化广场;结合地方非遗技艺、民俗活动,创作党建主题剪纸、皮影戏、戏曲等文艺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党建文化。同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开展党建文化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活动,推动党建文化扎根基层、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