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2025年上半年意识形态研判分析报告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今年以来,党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重大契机,认真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强化责任担当,加强阵地建设,积极应对挑战,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现将上半年意识形态工作研判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一、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

始终将理论学习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用新时代思想凝心铸魂,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是学习机制不断创新。创建学习、调研、工作“三位一体”模式,在调研参观、理论学习基础上开展研讨,推动理论学习与业务能力双向提升。通过“领导示范学+专题研讨学+个人自修学+培训授课学”模式,实现学习、调研、落实闭环管理。把提高理论素质与增强党性修养、提升工作本领结合起来,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在思考中深化认识,在交流中解决问题。二是学习方式更加丰富。搭建线上学习资源库,通过线上线下联学,有效提高学习成效。邀请专家作专题讲座,拓宽视野、筑牢根基、提升能力。充分利用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专题学习等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和掌握政治理论,紧密联系工作实际,达到以学习指导工作的目的。三是学习成果靶向攻坚。列出学习清单、问题清单及解决措施清单,定期督导推进,跟踪解决问题。市生态环境局建立成员包保责任制,深入开展“解剖麻雀”式蹲点调研,解决了一批基层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始终坚持做好网上舆论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做到主要负责人亲自抓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在细微之中保障意识形态工作扎实到位。上半年,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X次,专题研讨X次,举办专题讲座X场,各党支部开展“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X次,参与学习党员干部达X人次。

(二)加强阵地建设,做好舆论引导。

牢牢把握新时代宣传工作的基本规律,扎实开展新闻宣传各项工作,不断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力争宣传好政策、做好正向舆论引导。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始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宣传导向,把宣传工作摆在党的领导和全局工作中,确保宣传工作围绕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始终将宣传工作与业务工作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形成领导带头抓、各部门具体抓,同心、同向、同力工作格局。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三审三校”信息发布审核制度,专人负责新媒体的日常监管、内容发布和运营维护,确保发布的信息内容真实、准确、有效,从源头上降低、预防舆论风险。二是做好正向宣传。采取宣传部门主动约稿与业务部门积极供稿的“双向奔赴”模式,鼓励积极运用多元化文章形式,深挖检察工作中的丰富资源与亮点,扩大宣传素材库,齐心协力提高宣传工作质效。加强党建阵地建设,依托党建活动中心,实现党性教育有阵地、党员活动有平台、党建文化宣传有载体。上半年,在省级以上媒体发表新闻稿件X篇,其中在中央级媒体发表新闻稿件X篇。三是用好媒体平台。精心专人维护“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结合“文字+图片+视频”的宣传方式,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新媒体宣传矩阵。以数智赋能、法治宣传创新篇,为不断提升党员干部运用现代科技辅助办公的能力,利用AI技术赋能创新普法形式,提升宣传教育效果。多方位加强合作,“软硬实力”共推进。积极与中央及省市主流媒体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借助官方权威媒体的传播力,提升宣传工作的影响力。上半年,共监测到涉及企业的网络舆情X条,均得到妥善处置。

---此处隐藏3286字,下载后查看---

下半年,将坚持以新时代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针对上半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再上新台阶。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以党的XX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制定更加系统深入的学习计划,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引导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深化对全会精神的理解和把握,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提前做好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的准备工作,认真组织党委中心组成员和相关党务工作者参加各类学习培训活动,深入研读全会文件,准确领会全会精神实质,为全会在企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面对行业经济下行和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进一步加大对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调研力度,定期开展思想状况分析研判,及时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困惑、利益诉求和关注热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持续关注职工队伍稳定,加强与职工的沟通交流,倾听职工心声,解决职工实际困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职工关怀慰问等方式,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凝聚起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利用新媒体平台、大数据技术等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途径,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宣传教育格局。利用短视频、直播、H5等新媒体形式,制作推出更多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意识形态宣传产品,提高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加强对网络数据的分析挖掘,精准把握党员干部的思想需求和关注点,实现宣传教育的精准推送和个性化定制,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强化网络舆情管控与引导。加大网络舆情监测力度,引入先进的舆情监测技术和工具,组建专业舆情监测队伍,提高舆情监测的精准度和时效性。加强与专业舆情机构的合作,定期开展舆情分析培训和应急演练,提升舆情分析研判和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完善网络舆情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在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发声,有效引导网络舆论走向,维护企业良好形象和稳定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