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党工委书记在应急救援队伍实战化训练动员会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实战化训练的重要意义

应急救援,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检验我们应急救援队伍战斗力的试金石。当前,我们面临的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各类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对我们的应急救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实战化训练,就是要让我们的应急救援队伍在思想上紧起来、行动上动起来、能力上提起来,真正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一)守护生命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此处隐藏11131字,下载后查看---

应急救援队伍全体队员是实战化训练的主体,肩负着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要切实落实好自身的训练责任,主动制定个人训练计划,以“时时放心不下”的使命感参加训练,逐字逐句研读训练手册,反复揣摩每个救援动作的技术要领。要树立正确的训练态度,敢于向惰性“亮剑”,坚决克服怕苦怕累的思想,以“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信念,将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融入每一次体能拉练、每一场模拟演练。训练期间,需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严格遵守作息时间、装备使用规范等训练纪律,坚决服从教练组安排,通过理论考核、实操评估等方式检验训练成效。同时,要积极参与训练讨论和交流,在复盘会中分享实战经验,在小组研讨中碰撞思维火花,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共同提升队伍整体救援水平。

(三)强化监督责任,确保训练质量

为确保训练工作规范有序推进,将成立专业化训练监督小组,通过“日巡查、周通报、月总结”机制,对训练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全周期、全要素监管。监督小组将运用数字化管理平台,动态跟踪训练进度,对体能强化、技能实操、应急演练等训练内容进行标准化评估,重点核查训练时长达标率、技能掌握合格率等核心指标。同时,建立“三维度”考核体系,从理论测试、实操表现、团队协作等方面对队员进行量化评分,考核结果纳入个人职业发展档案,作为年度评优评先、职级晋升的核心依据。对考核优秀者实施“荣誉+物质”双重激励,对考核未达标者启动“一对一”帮扶机制,通过专项补课、动态复训等方式确保全员达标,切实筑牢应急救援能力根基。

(四)严格考核责任,建立长效机制

要建立健全实战化训练考核评价体系,通过科学化、标准化、流程化的考核机制确保训练质量。在考核标准制定上,引入动态权重算法,结合灾害类型特点与应急处置要求,细化理论知识、实操技能、协同作战等12类核心指标;运用VR模拟、智能穿戴设备等技术手段,实现训练数据的实时采集与量化分析。考核内容不仅涵盖训练计划完成率、队员技能达标率,更注重模拟实战场景下的队伍响应速度、处置效果等动态指标。建立“月度抽检+季度联考+年度总评”的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部门评优、个人晋升、绩效奖金全面挂钩,对连续3个月考核优秀的团队授予"应急先锋"称号并给予专项奖励;对未达标的部门启动专项整改,通过专家帮扶、复训补训等措施形成闭环管理,推动实战化训练从阶段性任务转化为常态化工作机制。同志们,应急救援队伍实战化训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我们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应急救援工作的决策部署,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训练目标,突出训练重点,创新训练方法,强化训练保障,落实训练责任,扎实推进实战化训练工作,全面提升应急救援队伍的战斗力,为保障街道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