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县财政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财政主责主业,夯实经济运行根基。一是加大收入调度力度。财税部门严格按照“月初计划、月中调度、月末把关”工作思路,紧盯年初财税收入计划,深入分析各项收入增减因素,及时把握相关财税政策动向,切实做到应收尽收。2025年1-6月份预计财政收入X亿元,下降X%,其中税收收入X亿元、下降X%,税比X%。一般公共预算收入X亿元、下降X%,其中税收收入X亿元,下降X%,税比X%,非税收入X亿元,增长X%。二是加大三资盘活力度。稳步推进“三资”盘活工作,召开全县“三资”盘活工作推进会,制定全县国有“三资”盘活目标,力争全年实现财力目标X亿元。截至6月底,已入库X亿元,完成进度X%,其中土地出让X亿元、资金回收X亿元、广告经营权X亿元、国有林场林地资源转让X亿元、行政事业单位房产转让收入X亿元。三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截至6月底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X亿元,其中:一般债券X亿元、专项债券X亿元。成功发行新增债券项目X个,其中一般债券X个,专项债券X个。

(二)科学统筹财政支出,筑牢民生福祉基石。一是精心编制2025年部门预算,大力压缩非刚性支出,集中财力足额保障“三保”、民生、产业和项目等重点支出,确保财政平稳运行。1-6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X亿元,下降X%。其中:十三项民生支出X亿元,下降X%,十三项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X%。二是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公务消费和“三公”经费继续只减不增。1-6月份我县公务消费同比下降X%,“三公”经费同比下降X%。三是办好民生实事。牵头制定《X县2025年民生实事安排方案》,并对方案进行细化,分部门制定民生实事具体实施方案,定期对各项民生实事工程完成情况进行调度。始终把民生支出作为财政支出“优先选项”,统筹群众需求和财力可能,全力保障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支出,保证我县民生支出持续保持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八成以上水平,切实以财政支付必要强度写好“民生答卷”。四是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保障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1-6月拨付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补助资金X万元,涉及项目X个。

(三)兜牢兜实“三保”底线、构筑安全风险防线。一是防范“三保”风险。把“三保”保障作为财政运行的首要政治任务,强化“三保”资金保障力度,确保财政运行稳定。1-6月,“三保”支出X亿元、支出进度为X%,超序时进度X个百分点,其中:保工资X亿元、支出进度X%,保运转X亿元、支出进度X%,保基本民生X亿元、支出进度X%。二是积极防范化解债务风险。通过规范政府投资行为、优先足额安排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动态监测债务风险水平等举措,切实做好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工作。

(四)深入推进财政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一是持续加强绩效管理。已对全县X个部门,涉及资金X亿元,开展部门整体绩效监控,对全县X个项目,涉及金额X亿元,开展项目绩效监控,并督促相关部门做好整改。不断健全“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闭环管理体系。二是推进政府采购改革。优化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积极推动中小企业政府采购线上融资,助力缓解公司融资难,得到了政府采购中标商和银行的一致好评。三是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对照市深化零基改革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的X条措施X条具体任务清单,结合我县实际,逐项研究制定我县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实施细则,以“打破基数依赖、突出绩效导向、优化支出结构”为核心,以改革推动财政资金精准高效配置,优化公用经费保障方式,开展项目大起底,全面清理评估现有政策和支出项目,清理退出、整合、调整定位不清、小散及性质相近的政策项目,调整优化超出财政承受能力、难以落实、效益不高的政策项目,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四是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改革。持续推进建设进程,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体系完善预算全流程管理,在落实“三保”“惠企利民”“直达资金”等重点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处隐藏2793字,下载后查看---

一是加强税收收入工作调度。财税部门将紧盯2025年各项财税收入指标,深入分析各项税收增减因素,及时把握企业和相关财税政策动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确保税收收入“颗粒归仓”。二是加强非税收入工作调度。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前提下,压实部门征收主体责任,深入挖掘各部门增收潜力,依法征收,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三是加强土地收入工作调度。督促自然资源局尽快挂牌出让已列入出让计划的土地,增加可用财力。同时做好土地旧欠清缴工作。由县自然资源局和县税务局对已到期的土地出让金及利息进行清收。四是加强“三资”盘活工作调度。以国有“三资”盘活为抓手,加大资产资源资金的盘活力度,对已明确盘活拟出让的资产,由县自然资源局提出分期分批的出让计划,县国资中心提前对接好资产出让事项,确保所有拟出让资产全部出让金收缴到位,增加实际可用财力,降低政府债务率。五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要抢抓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机遇,加强与上级财政部门沟通,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转移支付和国库调度资金支持,积极争取政府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增强地方可支配收入。

(二)强化财政收支管理,保障财政平稳运行

牢固树立以收定支、“过紧日子”思想,强化预算约束,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出、非刚性非必需支出,严格库款管理统筹兼顾保障“三保”和民生支出;根据收入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收支预算,避免出现大幅度的收支逆差。同时,强化预算约束,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拨款,优先兜牢“三保”支出和刚性民生支出等资金保障。精打细算统筹盘活资产资源,妥善化解各类财政风险,确保财政稳健运行,保障年度运行收支平衡。

(三)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提升财政治理能力

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关于财政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加强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深入推进预算绩效改革,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规范财政管理。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加强财政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强化干部作风建设,树立良好的财政形象。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清正廉洁的财政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