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践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擘画城市建设新蓝图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一、深学细悟,在把握会议精神实质中凝聚共识

总书记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城市发展的核心要义。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系统总结了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成就,科学分析了当前城市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了做好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和重点任务,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推进城市建设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

(一)深刻领悟会议对城市发展规律的新把握。会议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这一科学判断,要求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在XX的城市建设中,要更加注重城市内涵式发展,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向注重质量提升。不再盲目铺摊子,而是要在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等方面下功夫。比如,在城市新区建设中,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注重产城融合,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区;在老城区改造中,要以城市更新为契机,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二)深刻领悟会议对城市发展理念的新要求。会议强调,要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始终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在XX,我们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教育资源投入,优化学校布局,解决“上学难”问题;加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要注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绿色、宜居的城市环境,让人民群众在城市中生活得更舒适、更健康。

---此处隐藏3231字,下载后查看---

(二)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城市发展动能。培育创新生态。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力度,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创新载体,打造创新高地。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加强科技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为企业创新提供有力支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鼓励创新创业,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加大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质量,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XX。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加强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的交流合作,拓展发展空间。

(三)提升宜居品质,打造舒适便利城市。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和水系规划建设,构建生态廊道和通风廊道,提高城市的生态功能。合理控制建筑密度,增加公共活动空间,打造宜居宜游的城市环境。加强城市设计,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风貌。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稳定房价。推动房地产市场向绿色、智能、健康方向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大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地区和偏远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让更多居民享受到优质公共服务。

(四)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低碳城市。巩固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持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严格落实环保责任,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推进产业绿色转型,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强绿色建筑推广,提高建筑节能水平。倡导绿色出行,加强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加强生物多样性监测和评估。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恢复和改善生态系统功能。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同志们,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勇于担当作为,努力推动XX城市建设取得新成效,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