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论学习浮于表面,深度与广度不足。在社区两委成员的理论学习过程中,往往是浅尝辄止。例如,对于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只是简单地通读文件或者听取讲座,缺乏深入的研讨和分析。社区组织的学习活动中,很少有成员主动提出对理论的疑惑或者自己的见解,导致对党的先进理论理解不透彻。这种表面化的学习,使得在处理社区复杂事务时,无法从理论高度寻找解决方案。像社区在面对邻里纠纷调解时,本可以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中获取调解思路,但由于理论学习的欠缺,只能采取传统的、较为单一的调解方法。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跟进不及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党的理论在不断创新,但社区两委成员在学习上存在滞后性。例如,在关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学习方面,对最新的政策导向和理论内涵没有及时掌握,导致在社区治理工作中,仍然沿用旧的模式,无法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如社区在推动数字化治理时,由于对相关理论的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整合社区资源,利用数字技术提高治理效率。
2.缺乏自我革新意识,应对新挑战能力弱。面对社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社区两委成员缺乏主动变革的意识。例如,随着社区老年人口的增加和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社区在养老服务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但社区两委成员没有及时意识到需要对现有的养老服务模式进行革新,仍然以传统的社区关爱为主,没有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模式,如社区与社会养老机构合作、引入智能化养老设备等。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面对现代文化传播方式的变化,缺乏自我革新。例如,现在年轻人更多地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文化信息,但社区在文化建设中仍然以传统的宣传栏、线下活动为主,没有积极开拓网络文化传播渠道,如创建社区文化短视频账号、开展线上文化竞赛等,导致社区文化建设难以吸引年轻群体。
(二)整改措施
1.深化理论学习机制。建立定期的理论学习研讨班,每周安排专门时间,针对党的重要理论进行深入研讨。要求社区两委成员在学习前做好预习,提出至少一个与社区工作相关的问题或者思考点。在研讨过程中,鼓励成员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见解,并要求结合社区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例如,在学习党的民生政策时,结合社区困难家庭帮扶工作进行讨论。加强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跟踪学习。指定专人负责收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相关资料,及时向社区两委成员传达。每月组织一次理论创新成果学习会,邀请专家或者党校教师进行解读,同时要求成员撰写学习心得,确保对理论创新成果的理解和掌握。2.培养自我革新意识。开展社区工作创新培训课程,每季度至少一次,邀请在社区治理创新方面有经验的专家或者其他社区的先进工作者进行授课。课程内容包括如何发现社区新问题、如何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进行变革等。在社区两委内部设立创新奖励机制,对在社区工作中提出有效创新建议并成功实施的成员给予表彰和奖励。例如,对于提出并成功推动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的成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同时,鼓励成员积极关注社区内外的新趋势,定期组织外出考察学习,拓宽视野,增强应对新挑战的能力。
---此处隐藏4753字,下载后查看---
1.管党治党意识淡薄,责任落实不到位。在社区工作中,部分两委成员没有充分认识到管党治党的重要性。例如,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缺乏应有的规划和措施。对党员的学习教育没有定期组织,对党员的思想动态也不关心,导致党员的党性意识逐渐淡化。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责任落实不到位。没有建立有效的党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对社区两委成员和党员的廉洁自律缺乏有效的监督。例如,在社区项目建设中,没有对可能出现的廉洁风险点进行排查和防控,存在廉洁风险隐患。
2.党建工作与社区治理融合不够。社区党建工作与社区治理工作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在社区工作中,党建工作往往被孤立地开展,没有与社区治理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例如,在社区环境卫生治理方面,没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没有组织党员开展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党员也没有主动参与到环境卫生治理中来。在社区矛盾纠纷调解方面,党建工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没有将党的群众路线、思想政治工作等党建理念运用到矛盾纠纷调解中,导致调解效果不佳,影响社区的和谐稳定。
(二)整改措施
1.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社区两委成员的管党治党意识培训。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方式,让成员深刻认识到管党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每个成员在管党治党工作中的具体责任,如党员教育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责任,建立责任清单,定期进行考核。建立健全管党治党工作机制。制定党员教育管理计划,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开展党性教育活动。建立党风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对社区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廉洁风险排查,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例如,在社区项目建设中,对项目招投标、资金使用等环节进行严格监督,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
2.推动党建工作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在社区治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例如,在社区环境卫生治理方面,党组织可以组织党员成立环境卫生治理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清洁活动,同时通过党员的示范作用,带动居民积极参与。在社区矛盾纠纷调解中,运用党建工作理念和方法。党组织可以组织党员深入居民家庭,了解矛盾纠纷的根源,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进行调解。同时,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制度,让党员及时了解居民的需求和问题,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实现党建工作与社区治理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