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党课:在党史回溯中践行初心使命,以作风建设凝聚奋进力量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当我们站在2025年的夏日,回望104年前那艘南湖红船,仿佛仍能听见历史的潮声——那是开天辟地的惊雷,是“唤起工农千百万”的号角,更是中国GCD用百年时光书写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壮丽答卷。今年,党中央部署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既是对党的光荣传统的传承,更是对新时代作风建设的再出发。今天,让我们将党史学习与作风建设紧密结合,在历史的纵深中感悟初心,在现实的使命中砥砺前行。

一、溯源建党初心,在民族危亡中锚定“人民至上”的信仰坐标

(一)暗夜惊雷,红船上的“初心密码”。1921年,中国大地笼罩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阴霾中,军阀混战、列强环伺,“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就在这样的绝境中,13位平均年龄28岁的GCD人,在上海石库门、在嘉兴南湖红船,庄严宣告中国GCD成立。他们手中紧握的,不是权力清单,而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纲领;他们心中装着的,不是个人前途,而是“劳动者联合起来”的人民命运。这就是党的初心原点——从诞生之日起,党就把“人民”二字刻进血脉,把“为人民解放而斗争”写在旗帜上。

(二)初心本质,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内在统一。百年前的建党初心,与今天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党成立初期,就强调“到群众中去”,反对脱离人民的官僚主义——这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源头;长征途中,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靠“半条被子”赢得民心——这是“清正廉洁”的雏形;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写下《反对党八股》,号召“说实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这是“求真务实”的先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新时代复刻”,是初心使命在作风建设中的具体落位。

二、艰辛革命征程,在浴血奋战中淬炼“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此处隐藏2348字,下载后查看---

(一)十八大以来,以作风之变引领时代之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推动作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中的作风淬炼,8年脱贫攻坚战,数百万扶贫干部扎根一线,“5+2”“白加黑”是常态,“爬雪山、过草地”式的走访是日常。他们用“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韧劲,兑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这是“为民造福”的作风典范。科技创新中的作风突破,“嫦娥”探月、“蛟龙”入海、“中国天眼”落成,背后是科研工作者“十年磨一剑”的坚守,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务实。总书记强调“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推动科研作风向“重实效、解难题”转变——这是“求真务实”的作风升级。国际舞台上的作风彰显,从“一带一路”倡议到全球发展倡议,从进博会到冬奥会,中国以“言必信、行必果”的大国作风,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用“胸怀天下”的格局,诠释了中国GCD“立己达人”的作风境界。

(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新时代作风建设的“再出发”。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具有深刻现实意义,这是“回望初心”的政治体检,对照百年党史,我们要问问自己,是否还保持着“红船精神”的纯粹?是否还坚守着“为人民服务”的赤诚?比如在基层工作中,是否存在“文件一转了之、会议一开到之”的形式主义?是否存在“面对群众诉求推三阻四”的官僚主义?这些问题,本质上是初心淡化、作风退化的表现,必须通过学习教育,让“人民至上”的初心回归本真。这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从“打虎拍蝇”到“纠治四风”,党的自我革命从未停歇。但也要看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有的干部“不吃公款吃老板”,有的“改头换面搞变通”,甚至出现“躺平式干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开展学习教育,就是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清除作风积弊,让“清正廉洁、担当作为”成为党员干部的标配。这是“凝聚力量”的时代号召,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事业,需要全体党员干部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比如在高质量发展中,需要我们主动破局“卡脖子”技术,而不是“等靠要”;在基层治理中,需要我们走进群众家里“唠家常”,而不是坐在办公室“画蓝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就是要把作风建设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让“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成为新风尚。

(三)新时代党员的作风“答卷”,从党史中汲取前行力量。作为新时代党员,如何在党史学习与作风建设中找准坐标?关键要做到“三个对标”,对标“人民情怀”,做“接地气”的践行者学党史,重温焦裕禄“冒雨查风口、探流沙”的足迹,感悟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情怀;转作风,走出机关大院,到社区网格听民意,到田间地头解民忧,把“办公桌”搬到群众“家门口”,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换取民心”。对标“奋斗精神”,做“敢攻坚”的冲锋者,学党史,铭记“两弹一星”元勋隐姓埋名数十载的坚守,铭记改革开放先行者“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转作风,在重大项目一线亮身份、在改革攻坚关头扛责任,面对“硬骨头”不退缩,面对“新课题”敢创新——比如基层党员可探索“党建+基层治理数字化”,企业党员可带头攻关绿色低碳技术,用实干实效诠释“党员先锋”的内涵。对标“清正本色”,做“守底线”的明白人。学党史,回顾“刘青山、张子善案”的警示,记住“窑洞对”中“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清醒;转作风,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小事做起——拒收一包烟、一顿饭,拒绝一次“特殊照顾”,把“清正廉洁”刻进日常。要明白,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公器”,不是谋私的“工具”,唯有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才能对得起胸前的党徽、肩上的使命。

同志们,百年党史,是一部“初心不改、作风如炬”的奋斗史;新时代征程,是一场“作风为帆、使命为舵”的新赶考。当我们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时,当我们面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庄严承诺时,别忘了南湖红船的“信仰之光”,别忘了长征路上的“草鞋印记”,别忘了改革开放的“拓荒牛精神”——这些,都是我们作风建设的“源头活水”,都是我们砥砺前行的“精神密码”。让我们以党史为镜,照见初心使命;以作风为刃,破除顽瘴痼疾。在各自岗位上,多一些“真抓实干”,少一些“花拳绣腿”;多一些“人民至上”,少一些“官本位”思想;多一些“艰苦奋斗”,少一些“贪图享乐”。如此,我们才能无愧于“GCD员”的称号,才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写下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作风答卷、时代答卷!

愿我们永远记住,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就是人心向背。唯有把作风建设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刻在心上,我们党才能永远赢得人民信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