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筑牢基础,推动全年就业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定期对全区就业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准确掌握就业形势动态变化,为政府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和科学的分析依据。二是统筹发挥乡村振兴协理员、劳动保障协理员等基层力量,对我区17463名未就业参保农村劳动力开展摸底调查,采集就业意向、培训需求、薪酬期望等信息,针对性提供就业服务,为完成全年就业指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助企稳岗,积极落实就业优惠政策
一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围绕组织实施就业支持计划、推动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有效提高人岗匹配效率等4方面,起草《X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支持办法》。二是严格落实市级政策,累计为3800家(次)用人单位8160人(次)申请市级岗补社补1.29亿元,为283家(次)427人(次)申请区级岗补社补190.86万元;为29家(次)企业招用的212名青年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21.2万元;为181人发放市级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其中“新就业形态”群体89人,实现“新就业形态”补贴群体覆盖率达49%。
---此处隐藏1975字,下载后查看---
二、下一步工作
一是积极落实稳就业政策。待《X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支持办法(试行)》出台后,做好贯彻落实,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政策学习培训,确保精准把握政策要点与实施细则。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知晓度,及时解答群众疑问,确保政策红利应享尽享,助力全区就业形势稳定向好。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重点培训政策解读、资金监管、信息化操作等方面知识,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开展业务大家谈,固定每月开展一次科室业务交流,聚焦业务流程和业务难点,激发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推动技能培训提质增效。联合经信、商务、文旅等部门,开展重点产业技能培训工作,精准推送培训资源,构建“需求-培训-就业”闭环。聚焦重点群体,持续做好重点人群个人技能培训补贴实施工作,探索新业态从业者转岗技能培训、零工市场适岗培训新模式;持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提质创优活动,重点推动培训资源引进与共建共享,推进开展民宿业职业经理人培训;指导米格实验室等企业单位开展深化“产教评”生态链建设,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打造“X金蓝领”,积极推进市、区各类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树立本地技能精英标杆,讲好X技能故事,选树技能明星,持续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服务X“一城两都”建设。
四是强化劳务品牌建设。围绕科研助理、家政服务等高需求岗位,联合重点企业、科研院所,通过“技能培训—资历把控—岗位对接”全链条发力,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劳务品牌。积极落实“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重点围绕城市服务、康养托育、智能制造等新兴就业领域,开展技能提升培训;推动区属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五是强化重点群体帮扶力度。各级财政出资的各类编外人员,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鼓励国有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对于环卫工人等适宜农村劳动力从事的岗位,预留一定比例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指导小微企业合理设置岗位条件,促进大龄低技能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强化公益性岗位管理,尽可能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强零工市场品牌建设,广泛收集非全日制用工、临时性和间断性用工岗位,健全线下零工市场基础设施和服务内容,完善线上平台功能建设,促进重点群体多渠道灵活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