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2025年上半年,县民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民政中心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扎实推进意识形态领域各项工作,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障。现将上半年意识形态工作研判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意识形态工作总体态势
(一)工作成效显著,主流思想舆论巩固壮大。上半年,县民政局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主流思想舆论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壮大。一是理论学习成效明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的重要内容,上半年共组织集中学习*次,专题研讨*次,通过学习,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深刻。二是宣传引导有力有效。充分利用民政系统各类宣传阵地,如AAA公众号、宣传栏等,广泛宣传民政政策、工作动态和先进典型事迹。上半年共发布AAA公众号推文*篇,制作宣传栏*期,其中多篇推文被上级媒体转载,有效传播了民政声音,展示了民政形象,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结合民政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了干部职工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县民政局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一是明确责任分工。制定了《县民政局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明确了局党组、党组书记、分管领导和各科室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与民政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二是加强分析研判。建立了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会,对民政领域意识形态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上半年共召开分析研判会*次,形成分析研判报告**篇。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干部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内容,对意识形态工作不力的科室和个人进行问责。(三)网络意识增强,舆情应对能力提升。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县民政局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和管理,提高舆情应对能力。一是加强网络阵地建设。积极运营民政AAA公众号,及时发布民政政策、工作动态等信息,回应群众关切。同时,加强对民政系统其他网络平台的管理,确保网络平台安全有序运行。二是加强舆情监测。安排专人负责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涉及民政领域的网络舆情信息。上半年共监测到涉及民政领域的网络舆情信息*条,均及时进行了处理。三是提高舆情应对能力。制定了《县民政局网络舆情应急预案》,明确了舆情应对的流程和责任分工。在面对网络舆情时,能够迅速响应,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引导舆论。上半年成功处置了[*]起网络舆情事件,未引发不良影响。
二、存在的风险隐患及问题
---此处隐藏4352字,下载后查看---
(二)加强业务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融合。在民政业务工作中,要注重将意识形态工作贯穿始终,实现业务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机融合。一是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和理解度,争取群众的支持和配合。例如,在殡葬改革工作中,要加强对生态安葬等新型殡葬方式的宣传引导,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让群众了解生态安葬的意义和好处,逐步转变群众的观念。二是在社会组织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和公益服务,发挥社会组织的正能量。同时,要加大对非法社会组织的打击力度,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三是在民生保障工作中,要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关爱,及时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通过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增强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三)提升干部职工意识形态能力。一是加强培训学习。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意识形态工作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提高干部职工的意识形态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二是开展实践锻炼。通过参与舆情处置、宣传引导等实际工作,让干部职工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应对复杂意识形态问题的能力。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对在意识形态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干部职工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将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方法。一是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短视频、直播等,制作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宣传内容,提高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例如,可以制作民政政策解读短视频,通过民政AAA公众号、抖音等平台进行发布,让群众更加直观地了解民政政策。二是丰富文化活动形式。结合民政工作特点和群众需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如民政文化节、志愿服务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传播民政文化,弘扬正能量。三是加强与群众的互动交流。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咨询、意见征集等活动,及时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意见,回应群众关切,增强与群众的互动和联系。
(五)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管理。一是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加大对民政AAA公众号的投入和管理,优化公众号的功能和内容,提高公众号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同时,积极拓展其他网络宣传渠道,如微博、今日头条等,扩大民政工作的宣传覆盖面。二是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和处置。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监测体系,提高舆情监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在面对网络舆情时,要迅速响应,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引导舆论走向。同时,要加强与网信、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应对网络舆情事件。三是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民政系统网络平台的安全防护,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漏洞修复,确保网络平台安全稳定运行。
总之,2025年上半年县民政局意识形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风险隐患和问题。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化责任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扎实推进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