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旅游体育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我局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文化思想和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市委六届八次会议工作部署,繁荣兴盛的区域性文化强市和高品质区域性文旅中心建设迈出坚实步伐。预计接待游客22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XX亿元。

(一)文旅产业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XX文旅产业链共录入省“双招双引”综合调度管理平台项目79个,总投资XX亿元,全市45个文化旅游领域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XX亿元。全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规上服务业企业增至32家,较上年度新增12家,预计上半年规上企业营收约XX亿元,同比增长约25%。阜南县金源柳木工艺品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入选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一。

(二)文旅宣传推介效能进一步提高。央视、央级和行业主流媒体聚焦报道XX文旅30余次。“春游江淮请您来”期间开展各类活动2600余场次,线上网络曝光量累计超过62亿人次。在上海举办“侬好·沪外走走去XX”文旅推介会,参加上海国际MCN大会,赴澳门参加第13届澳门国际旅展,赴香港参加第39届香港国际旅展,赴马来西亚开拓文旅市场,开展“马来西亚网红主播游皖北”“外籍学子游皖北”活动,联合淮南、马来西亚三地旅行社签订合作框架协议,1-5月份共接待入境游客4292人次,同比增长96%。组织界首彩陶、临泉杂技参与央视《非遗里的中国》拍摄,展示XX非遗风采。

(三)公共文化服务品牌进一步优化。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市193个公共文化场馆实现免费开放,进馆人次达309.53万,居全省第二位。市博物馆展览入选全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太和县博物馆获“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奖。送戏进景区、进街区等1298场次,举办“村晚”活动135场次,其中安徽省“村晚”首场示范展示活动现场5000余人,在线观看350万人次。推出“皖北阜地文化有样”、颍淮读书月、“市民美育课堂”“博物馆奇妙夜”等高品质文旅活动,延伸文化服务边界。

(四)文物非遗保护根基进一步夯实。持续开展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界首工艺陶瓷厂获评安徽省全国四普十佳新发现文物点。承办2025“多彩四季”安徽非遗嘉年华暨“当景区邂逅非遗”巡游表演活动启动仪式,推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我市两人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家企业被认定为第二批安徽省级非遗工坊。XX市博物馆、界首市博物馆展览项目入选第七届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项目库,7家类博物馆被认定为安徽省第二批类博物馆。

---此处隐藏2833字,下载后查看---

(二)提升艺术创作和展演展播水平。一是强化地方戏曲引领作用,重点打造《大国农匠》《软钢丝》《柳编新曲》《暖城XX》等代表性作品。二是举办全国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交流展示活动、安徽省折子戏展演、安徽省淮河文化艺术节、安徽省民间杂技艺术节等活动。三是加强对文艺院团和新文艺群体的联系指导,共同探索“文艺创作+旅游+市场”融合发展模式。

(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一是推动文物保护利用。推进《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出台。深入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快XX古城遗址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实施台家寺遗址、沈子国古城遗址安全防范系统工程、“四九起义”纪念馆安全防范工程。推进实施临泉、太和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二是促进文物活化利用。打造文物主题游径,优化博物馆建设,实施高水平文化展览、教育活动。开发优质文博文创产品,促进博物馆文创品牌化。持续开展第四届“我在博物馆画文物”青少年绘画征集评选系列活动。三是传承弘扬革命文化。打造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精品。开发红色文创产品,打造红色旅游经典线路。做好四九起义纪念馆数字化提升工作。四是开展非遗传承薪火行动。加强非遗传承基地、非遗工坊建设,开展非遗传承人培训。开发非遗主题旅游产品和线路。持续打造“XX好礼”城市文旅品牌,推动XX好礼进景区、博物馆、机场、高铁站。

(四)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一是加强区域联动发展。发起欧阳修文化城市联盟,联动XX城市圈文旅联盟、东坡文化节城市联盟、长三角城市开展区域性联动营销活动,联动香港、东南亚地区推介我市入境游产品。二是育融合业态。推进“文旅+百业”“百业+文旅”业态加快落地,引导休闲度假、夜游夜秀、实景演艺、房车露营、体育赛事等业态发展。持续拓展双清湾水街、清河宋街、二里井夜市、东关美食街等商业街区旅游服务功能,形成阜城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三是强化文旅营销推介。建立宣传预热机制,拓展新媒体宣传阵地。深化与央视、央级和行业主流媒体合作,强化与市新闻中心、传媒集团全媒体合作。

(五)促进文旅产业提质增效。一是强化项目带动。用好《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2025年)》《安徽省培育新业态新场景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十条举措》奖补政策,全力争取配套资金。推进淮河风情百里画廊、梦幻冰雪世界文旅综合体、岳家湖潮创乐园等重大项目落地。以乐地·颍淮之光、558文创园飞机空中西餐厅等一批“小而精”项目为抓手,完善城市文旅功能配套。二是培育市场主体。建立“小进规”梯次培育企业库,大力培育规上文旅企业、“专精特新”型文旅企业。定向招引低空文旅、沉浸体验、首发经济等前沿项目,支持阜南柳编产业园、临泉杂技小镇等建设。三是激发消费活力。做好“520”文旅惠民消费季等活动,承办第三届“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交旅融合主题暨“皖北旅游大环线”、“皖北旅游嘉年华”等省级重点活动,统筹发放文旅消费券。

(六)加快建设体育强市。一是办好全民健身日纪念活动、颍上马拉松、“奔跑江淮”和美乡村欢乐跑颍州站等群众性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会、市级青少年体育比赛等赛事活动。二是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和快乐健身行动,持续推进健身步道、体育公园、口袋体育公园、“皖美步道”、“和美乡村”健身设施示范点建设及“国球两进”项目建设。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三是举办全市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培训班,推动各级体校优化体育项目布局,提升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