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政绩为镜,在时代答卷中见初心见真章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政绩观不是抽象的命题,而是衡量党员干部世界观、事业观、权力观的“经验交流”。它关乎事业成败、民心向背,体现的是一个干部的境界、格局与使命。近期,通过系统学习总书记关于政绩观的重要论述、关于统计工作的讲话精神,特别是对曲靖市统计造假案件的深入剖析,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政绩不是数字的堆砌,不是表格的粉饰,而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今天,我围绕“以政绩为镜”,谈三点思考,与同志们共勉。

一、为谁树绩,把好“方向舵”,在一以贯之中守初心

政绩的归宿,不在台账、不在光环,而在于“为谁而树”。方向偏了,脚步再快,也是在误区里疾驰。

一是政绩要回归“人民立场”。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树政绩不是为“上级点赞”,而是为“百姓点头”。我们必须拧紧“权为民赋、权为民用”的螺丝,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衡量,把“群众答不答应”作为最终标准。要大兴“走下去”的作风,常态化开展“四下基层”,把群众“家门口”的小事,当作我们“案头上的大事”。

二是政绩要立足“群众视角”。数字再漂亮,群众感受不到,就不是实绩;措施再先进,群众无从受益,就是空转。我们要把“办实事”写进项目、落到预算、体现在政策执行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在“家长里短”中找到施政发力点,在“急难愁盼”中找到改革突破口。

---此处隐藏3917字,下载后查看---

(一)健全科学考核体系。坚持“实绩为先”,完善综合评价体系,把显绩与潜绩并重、当下与长远共参,把作风表现纳入评价维度,做到“看得见干劲、听得出口碑”。

(二)注重结果实际运用。考准、考实,更要用好。对干得好的及时褒奖提拔,对作风漂浮、弄虚作假的严肃问责,让“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

(三)树牢鲜明用人导向。让有为者有位,让实干者吃香,真正形成“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干事氛围,让实干实绩者挺起腰杆、迈开步子、甩开膀子。

衡量政绩的,不只是“表格里的数字”,更是“百姓眼中的光”;检验初心的,不只是“言语间的誓言”,更是“行动中的温度”。我们要以此次专题研讨为新起点,擦亮初心底色,锤炼政治品格,以一份“负责任、敢担当、干成事”的实绩,书写新时代中国答卷中最有分量的一笔!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