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共筑交通运输新征程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1.优化组织架构。强化市县交通运输部门党组织牵头抓总、各基层单位直接推动及街道社区协同配合的责任体系。针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多样性,在客运、货运、公交、轨道交通等领域分别组建行业党委35个。制定《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建工作“1+5”实施方案》,根据不同运输领域的特点,细化工作方案。例如,在客运领域着重提升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在货运领域注重规范市场秩序和提高运输效率。确保各领域党建工作有人抓、层层落实。

2.明确工作职责。强化“管行业就要管党建”的意识,出台《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建示范创建方案》,压实各单位抓党建工作的主体责任。整合交通运输部门机关党建、业务科室及行业党建工作职能,将行业党建工作写入部门“三定”方案,赋予新的工作职责。按程序将行业党建工作经费纳入部门预算,为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3.加强党群共建。带动180余家客运企业、货运公司、公交运营单位等成立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覆盖行业人群超6万。坚持党群工作共议、组织共建、队伍共育、阵地共享。立足交通运输行业的技能需求和职业发展实际,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联合工青妇等组织举办“交通技能大比武”“党建促服务”等活动,促进就业和职业发展。组建由党员、团员和青年组成的交通运输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社区交通疏导、文明出行宣传等工作,推行在团员中开展推优入党工作。

(二)“二聚”:汇聚力量,夯实党建基础

---此处隐藏2732字,下载后查看---

充分发挥好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党组织的统筹优势、各基层单位的行业优势以及相关部门的职能优势,同时构建完善的行业党建工作保障机制,加强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安排,对做好交通运输领域党建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只有建立健全的党建工作体系,才能确保党建工作在交通运输行业中全面覆盖、深入开展。

(二)搭建平台、发挥作用是重要支撑

积极引导交通运输从业者参与基层治理,不断增强他们的思想认同和情感归属,才能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通过搭建各类服务平台和活动载体,让交通运输从业者在服务人民群众的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个人价值,同时也提升了行业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

(三)做优服务、赋能发展是目标任务

只有立足问题导向,聚焦解决交通运输从业者和市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实实在在帮助他们解决具体困难,才能有效激发交通运输从业者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真正实现党建工作与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目标同向、思想同步、工作同频。通过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