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支撑,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积蓄先行区建设后发优势
产业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宁夏作为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区,协同推进高质量经济发展与高水平生态保护至关重要。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指示要求,聚焦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清洁能源、数字信息、特色农牧业、文化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强化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积极打造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产业金融服务体系,以金融“活水”浇灌产业之花,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提升,全区人民币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大关,2024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0100.76亿元,同比增长4.2%,全年新增贷款404.88亿元。
聚焦绿色发展,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打好“财政+金融”组合拳,制定《金融赋能“六权”改革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鼓励金融机构新增绿色信贷,加大对绿色能源体系、绿电园区建设等金融支持力度。将绿色金融发展情况纳入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监管评价,引导金融机构通过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等多元化融资方式,支持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截至2024年末,宁夏碳减排支持工具余额212亿元,支持发放碳减排贷款335亿元;绿色贷款余额1627.32亿元、同比增长11%,全年新增161.31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的39.8%,重点支持了太阳能利用设施建设运营、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等清洁能源产业重大项目。保险机构累计提供政策性森林保险风险保障135.22亿元。
聚焦科技创新,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出台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开展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和科技金融赋能企业创新发展融资对接活动,定期推送科技型企业名单,鼓励银行机构成立专门团队,精准对接支持各类科技型企业。制定科技保险保费补贴办法,地方财政对投保科技保险产品清单内的科技型企业给予50%保费补贴。探索开展科技金融服务效果评估,引导金融机构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或科技支行,积极开发“科创积分贷”“宁科贷”等贷款产品和业务模式,满足科技企业融资需求。截至2024年末,宁夏金融机构签订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合同金额34.41亿元,发放贷款6.53亿元。高技术产业贷款余额、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3.68%和14.67%。私募基金投资宁夏高新技术企业、初创科技型企业121家次,在投本金58.29亿元。
聚焦生态保护,助力黄河长治久安。抢抓“一河三山”(黄河,贺兰山、罗山、六盘山)生态保护修复契机,引导金融机构积极与贺兰山东麓防洪治理、黄河宁夏段河道治理等工程对接,加强与金融机构总行(总部)联动,为“互联网+城乡供水”、现代化生态灌区、新能源、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项目申请优惠政策、创新专属产品。积极支持“三山”生态保护修复、黄河流域污染防治,加大对老旧设备更新改造、美丽河湖治理、国土绿化、荒漠化综合防治等重点项目金融服务力度,开通绿色办贷通道,全力保障金融需求,用足用好央行再贷款等政策工具,“点对点”上门、“一对一”服务,助力宁夏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2024年末,全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超68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5亿元,创历史新高;中长期贷款全年新增205.52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的50.8%,有力支持了重大项目建设。
---此处隐藏3893字,下载后查看---
四、以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重点,统筹推进民族团结和共同富裕,厚植先行区建设普惠沃土
宁夏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发展不足是最大实际、质量效益偏低是最大难题。我们认真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启动“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获得感”系列活动,推动落实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主动深入中小企业帮扶,助企纾困更加精准加强调研督导,推动解决问题。常态化赴各地市、金融机构、产业园区、相关企业开展摸底调研、政策宣讲和融资协调,督促金融机构落实金融助企纾困政策。针对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为企业纾困解难集中办公会,以及党委、人大、政府、政协调研组调研企业时反映的融资问题,组织专人对接、持续跟踪、一企一策推动解决。2024年末,全区小微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3444.4、361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6%、7.09%,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积极化解纠纷,稳定企业经营。有效发挥自治区党委金融办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建立完善融资协调、债权人委员会、金融服务联络员等工作机制,大力推动化解重点民营企业风险,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积极协调金融机构稳定信贷投放,保障市场主体生产经营稳定、职工队伍稳定,目前,宁夏共有债权人委员会43家,累计化解债务问题99.42亿元。组织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2024年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808件、涉及金额4.41亿元。
开展融资对接,搭建合作桥梁。组织召开金融支持“百日攻坚战”暨宁夏国有资本运营集团公司重大项目建设签约仪式和系列政金企对接活动专题培训班,会同相关产业部门举办“全区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全区金融气象服务工作研讨会。印发持续完善银企对接联动机制的通知,明确融资对接工作要求,推动开展分领域、分行业常态化融资对接活动,2024年末,全区银行机构开展融资对接活动317场(次),共有4128家企业及相关金融机构参与,促成融资127.1亿元。
发挥平台作用,促进线上融资。强化金融科技应用,加快信用信息共享,搭建了宁夏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整合了政府部门、公共事业、企业经营和第三方机构等多方数据资源,深化数据开发应用,绘制企业信用画像,有效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截至目前,平台注册企业21万户、入驻金融机构67家、上线金融产品500款、解决融资需求450.44亿元,惠及2万余家中小微企业。此外,宁夏第一时间在平台建立全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服务专区,开发上线“走访码”,加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解决了工作专班和金融机构重复走访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小微企业融资效率和便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