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司法局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半年工作总结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2025年上半年,XX县司法局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会议及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以“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为主线,以“补短板、强弱项、创特色”为抓手,统筹推进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制度体系、规范行政决策、严格执法监督、强化矛盾化解、深化普法宣传等重点任务,全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发展。现将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清单化”管理为牵引,推动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

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是“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今年以来,我们聚焦“放管服”改革与优化营商环境双轮驱动,通过“清权、减权、制权、晒权”四步联动,推动政府职能更加精准、高效、规范。

年初,我们联合县行政审批局、县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对县级部门权责清单进行动态调整,重点围绕“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目标,对23个部门的187项行政许可事项、326项行政处罚事项、112项行政确认事项进行全面梳理。针对基层反映集中的“证明事项多、群众跑腿多”问题,我们牵头制定《XX县第二批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清单》,将“居民身份证异地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等12类高频事项纳入告知承诺范围,群众办事材料精简率达40%。例如,县政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管窗口推行“承诺即入”模式后,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平均办理时间从3个工作日压缩至40分钟,上半年累计为2300余户市场主体节省办事时间超1500小时。

在“互联网+监管”方面,我们依托“XX县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平台”,推动28个执法部门接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系统,上半年共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12次,覆盖食品生产、餐饮服务、建筑工程等重点领域,抽查市场主体860家次,问题发现率较去年同期下降18%,真正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同时,针对乡镇执法“看得见管不着”的痛点,我们在马鞍镇、永兴镇试点“乡镇综合执法赋权清单”,将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6大类32项执法事项下放至乡镇,配套开展“县带乡”执法培训6场,覆盖乡镇执法人员210人次,上半年乡镇独立办理执法案件47件,较去年同期增长210%,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二、以“精细化”立法为支撑,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此处隐藏3317字,下载后查看---

在普法载体创新上,我们打造“线上+线下”立体普法矩阵。线上,依托“XX司法”AAA公众号推出“法治微课堂”“以案释法”等栏目,发布短视频、图文解读120期,其中“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典型案例”系列视频播放量超10万次;线下,开展“法治文化进万家”活动,在社区、村屯设立“法治文化墙”“法治图书角”180个,在中小学校开设“模拟法庭”“法治主题班会”230场,覆盖群众12万人次。在重点对象普法上,我们实施“精准普法”工程。针对领导干部,开展“旁听庭审+专题研讨”活动,上半年组织县政府常务会议组成人员旁听行政案件庭审2次;针对青少年,联合教育局开展“法治副校长”全覆盖行动,23名司法行政干部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治进校园”活动;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举办“优化营商环境法治讲座”6场,覆盖企业负责人300余人次。在法治文化培育上,我们深挖本地文化资源,将法治元素融入“XX皮影戏”“龙灯舞”等非遗文化,创作《法治皮影戏——赡养风波》《龙灯说宪法》等作品,在全县开展巡演30场,让法治文化“活起来”“传开来”。

半年来,我县法治政府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也存在基层执法力量薄弱、制度创新深度不足、普法实效性有待提升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感,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聚焦“基层治理”,推动执法力量下沉、资源整合,打通法治服务“最后一米”;二是聚焦“制度创新”,围绕数字经济、乡村振兴等领域加强立法调研,打造更多“XX法治品牌”;三是聚焦“群众需求”,深化“法治为民”实践,让法治建设成果更可感、更可触。

法治政府建设是一场“接力赛”,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我们将以总书记法治思想为指引,始终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奋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迈上新台阶,为XX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法治保障!

XX县司法局

2025年8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