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县委政法委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紧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立足政法机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主责主业,将意识形态工作与政法业务深度融合,着力筑牢思想防线、守牢舆论阵地、凝聚奋进力量,为全县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意识形态“主心骨”,让政治引领更“实”更“深”
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是“讲政治”。今年以来,我们坚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一方面,高位推动“制度化”学习。制定《县委政法委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明确“每月一专题、每季度一研讨”的学习机制,将总书记法治思想、总体国家安全观、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内容纳入重点。上半年共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6次,其中“政法姓党”“意识形态风险防范”等专题研讨3次,班子成员带头撰写心得体会18篇,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学习格局。特别在4月“总体国家安全观”专题学习中,我们创新采用“专家授课+案例剖析+交流发言”形式,邀请市委政法委国安办负责同志结合“网络舆情应对”“涉法涉诉信访风险”等本地实际案例作辅导,让抽象理论“活”起来、“实”起来,参会干部普遍反映“解渴管用”。另一方面,基层延伸“常态化”教育。针对基层政法单位点多面广、干警流动性强的特点,建立“机关—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学机制。一方面,依托“政法夜校”“每周一学”等载体,组织乡镇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干警开展“微党课”“案例复盘会”,将意识形态要求融入执法办案、矛盾调解等具体业务;另一方面,组建“政法宣讲轻骑兵”,由委领导班子成员、业务骨干、退休老政法组成,深入村(社区)开展“法治课堂进万家”活动,结合“反电诈”“禁毒”“反邪教”等群众关心的话题,用“方言土语”讲清“大道理”。上半年累计开展宣讲活动23场,覆盖干部群众6000余人次,其中在*镇*村宣讲时,针对村民反映的“网络谣言影响邻里关系”问题,宣讲团现场演示“如何辨别虚假信息”,发放《网络文明手册》800余份,切实将理论学习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践能力。
从学习效果看,通过“领导带学、个人自学、集体研学、实践检学”闭环机制,全体政法干部“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进一步增强,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更坚定、头脑更清醒。但在基层调研中发现,个别偏远乡镇司法所存在“重业务、轻学习”倾向,学习笔记存在“补抄应付”现象,这反映出我们在学习督促上还需再加力。
二、深化阵地管理,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让舆论生态更“清”更“正”
意识形态阵地是“兵家必争之地”。我们坚持“管建并重”,聚焦政法领域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精准发力、全域覆盖,坚决防止错误思潮渗透。
---此处隐藏3135字,下载后查看---
2025年下半年,我们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深化理论武装“铸魂”。持续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创新“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学习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加强基层政法干部培训,举办“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培训班”,覆盖全县乡镇(街道)政法委员、派出所所长、司法所长,提升“知责、履责、尽责”能力。
二是强化阵地管理“固本”。开展“政法阵地规范提升年”活动,对县乡村三级阵地进行全面“体检”,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验收销号”闭环机制;升级新媒体管理平台,引入“AI审核”技术,提升内容审核效率;打造“政法新媒体矩阵”,推动“*政法”AAA公众号与抖音、视频号等平台联动,推出“政法为民”系列微视频,力争年底粉丝量突破10万。
三是细化风险防控“护航”。建立“意识形态风险月度研判会”制度,联合网信、公安、信访等部门共享信息,提升风险预警“灵敏度”;针对“涉法涉诉信访”“网络谣言”等重点领域,制定“一案一策”处置方案,确保风险“早发现、早处置”;加强干警“八小时外”监督,通过家访、社区走访等形式,了解干警思想生活状态,筑牢“八小时内外”防线。
下半年,县委政法委将以总书记文化思想为指引,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战斗”的姿态,把意识形态工作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平安*建设、法治*创建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以更实的举措、更严的标准、更优的作风,守牢意识形态阵地,为推动政法工作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