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政府系统集中整治问题整改“回头看”专题会议上的讲话(精品)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自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县政府党组率先垂范,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聚焦影响我县发展的突出矛盾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向顽瘴痼疾“亮剑”,向作风积弊“开刀”,取得了阶段性、看得见的成效。截至目前,我们通过系统梳理、深入查摆,共建立起三大类XX项重点问题整改台账,涉及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作风建设等多个领域。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已完成整改销号XX项,销号率达到85%,一批长期未能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有效化解,一些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得以破除,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得到妥善办理。全县政府系统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和行政效能都有了明显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大家辛勤付出的结果,值得充分肯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整改工作绝非一蹴而就,更不能有丝毫的“闯关”思想和“松劲”心态。对照中央、省委市委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期盼,我们的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表层化”整改依然存在。有的单位对问题的整改满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满足于发个文件、开个会议,没有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整改措施浮于表面,缺乏穿透力,导致问题屡改屡犯。

二是“温差化”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单位领导班子重视,抓得紧、抓得实,成效就明显;有的单位则存在“上热下冷、内紧外松”的情况,压力传导层层递减,导致整改工作在“最后一公里”打了折扣。

---此处隐藏2870字,下载后查看---

五、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到位,以“标本兼治”的系统思维,实现“源头治理”的常态长效

问题整改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问题。我们必须注重“解剖麻雀”,对反复出现、普遍发生的问题,要深入剖析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查找制度漏洞和管理短板。要通过解决一个问题,带动完善一套制度,堵塞一类漏洞。

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各单位要在完成具体问题整改的基础上,系统梳理现行规章制度,对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要及时修订完善;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和成功经验,要及时总结提炼,固化为制度规范,上升为长效机制。比如,在项目审批方面,我们通过整改优化了流程,就要把这套流程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在民生实事办理方面,我们探索了“民呼我为”工作法,就要将其常态化、制度化。要通过建章立制,形成一套覆盖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衔接紧密、运行有效的工作闭环,真正实现从“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的跨越,推动我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同志们,深化整改整治,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也是对我们政府系统全体干部的一次深刻党性洗礼和作风锤炼。责任重于泰山,使命催人奋进。希望大家以此次“回头看”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振奋精神、扛牢责任、狠抓落实,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全面巩固和拓展集中整治成果,带动全县政府系统作风持续向上向好,为奋力谱写XX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更加坚强的作风保障!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