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测分析暨新学年备考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精品)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分析会,主要任务是总结过去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精准分析当前我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并对新学年,特别是新高三、新高二的备考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系统部署。刚才,市教科所的同志们以“目标引领、数据支撑、教研赋能、管理提质”为主题,对高一、高二的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情况做了详尽、深入、客观的分析,为我们每所学校接下来的教学诊断和精准施策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系。XX二中、XX三中和XX中学三所学校分别结合2025届和2026届高考备考工作,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和周详的计划,听后很受启发。他们的思考和实践,充分展现了我市高中教育工作者昂扬的斗志和务实的作风。

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回头看”的总结分析会,更是一次“向前看”的启动部署会。借此机会,我围绕“抓教学中心,抓质量核心”这个永恒主题,结合当前形势和任务,讲四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勉。

一、强化复盘,在总结反思中找准新起点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科学的复盘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导航仪。刚刚过去的2025届高考,以及本次期末的教学质量监测数据,为我们提供了最真实、最直接的反馈。面对这些结果,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个句号,而应看作是一个问号,一个感叹号,更是一个破折号。各校要立即行动起来,组织最核心的教学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系统梳理、深度复盘,在总结反思中为新学年的工作找准方位、定好基调。

第一,要坚持纵向看进步,在自我超越中坚定信心。每所学校都要建立自己的历史坐标系,将本次的监测数据与去年同期、与上学期进行细致比对。要看清我们的进步体现在哪里是整体平均分的提升,还是优势学科的持续巩固是高分段学生的突破,还是临界生群体的壮大对于取得的每一个进步,我们要不吝赞美,要让广大师生看到自己努力的价值,从而激发更强的内生动力。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特别是在备考的长跑中,一个充满自信的团队,才能抵御疲劳,战胜困难。

---此处隐藏4094字,下载后查看---

第二,既要抓尖子生,又要抓全体学生。尖子生的培养水平,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高度;而全体学生的整体进步,则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办学厚度。我们在全力以赴冲击顶尖名校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广大中间层次和暂时落后学生的发展。要建立科学的分层教学和分类指导体系,确保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吃得饱”“跳一跳,够得着”。一所好学校,不仅要能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更要能让平凡的学生不平凡。全市的整体教学质量,最终是由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的平均水平决定的。

第三,既要抓教学,又要抓教研。教学和教研,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教学是根本,教研是引领。没有教研的教学,容易陷入经验主义的窠臼,难以适应变化的形势;没有教学的教研,则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脱离实际。我们要大力倡导“教学即研究,问题即课题”的风气,鼓励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教研组和备课组的活动要制度化、专题化、实效化,要紧紧围绕高考命题研究、核心素养落地、高效课堂构建等核心议题展开,让教研真正为教学赋能。

第四,既要抓校内管理,又要抓家校协同。学生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但家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战场。特别是在备考阶段,学生的压力巨大,情绪波动频繁,家庭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显得尤为重要。正如我们从XX二中分享的经验中听到的,高质量的家校沟通是关键。各校要通过家长会、家访、线上沟通等多种渠道,建立起与家长的常态化、深度化联系。一方面,要科学指导家长如何做好子女的后勤保障和心理按摩;另一方面,也要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第五,既要抓高考备考的“当年”,又要抓持续发展的“长远”。高考备考是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但我们不能为了“当年”的成绩而牺牲学校的“长远”发展。一味追求升学率的短期行为,可能会透支教师的职业热情,固化学生的思维模式,甚至扭曲学校的办学文化。因此,我们在全力抓好新高三、新高二备考的同时,必须统筹谋划新高一的衔接教育、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特色课程的开发、校园文化的营造等关乎学校未来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质量提升才是可持续的,我们的学校发展才是有后劲的。同志们,决战的号角已经吹响,新的征程就在脚下。全市普通高中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期盼,关系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希望大家以本次会议为新的起点,迅速将会议精神传达好、学习好、落实好,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扎实做好新学年的各项工作,奋力谱写我市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