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一、工作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提升。通过实施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我市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对全市重点排污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治,督促企业安装并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确保达标排放。加大对“散乱污”企业的清理力度,坚决取缔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企业,有效减少了工业废气排放。同时,强化机动车尾气排放管控,严格落实机动车尾气检测制度,加大对高排放车辆的限行和淘汰力度,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加强扬尘污染防控,严格落实建筑施工工地“六个百分百”要求,加大对道路清扫保洁和渣土运输车辆的管理力度,有效降低了扬尘污染。经过努力,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逐年提高,主要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蓝天白云成为常态。

(二)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坚持系统治水、源头治水,全面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划定并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加强对保护区内的环境监管,取缔了一批违规建设项目和排污口,确保了饮用水安全。加大河流湖泊治理力度,实施了一系列河道清淤、生态补水、水生态修复等工程,改善了河流湖泊的水质和水生态环境。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治理,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提标改造,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标准,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同时,加强对企业废水排放的监管,严厉打击偷排偷放等环境违法行为。经过综合治理,我市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显著提高,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水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

(三)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调查评估,掌握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对拟开发利用的地块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和风险评估,确保土地开发利用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加大对重金属、危险废物等污染源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排放、倾倒、处置有毒有害物质等环境违法行为,防止土壤污染扩散。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探索适合我市的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和模式。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我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未发生重大土壤污染事件。(四)生态环境状况不断优化。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和管理,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积极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通过创建活动带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整体提升。目前,我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此处隐藏2990字,下载后查看---

(二)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队伍建设,充实基层环保力量,提高环保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加大生态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投入,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建立健全生态环境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体系,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

(三)拓宽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渠道。加大财政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项目。积极争取上级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支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创新投融资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落实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实现绿色发展。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持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创新宣传方式和手段,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培训体系,培养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环保行为习惯。广泛开展绿色创建活动,如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实践。加强生态环境文化建设,弘扬生态文明价值观,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文化氛围。

总之,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市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建设美丽家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