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系统擘画了新时代城市发展的宏伟蓝图,特别是总书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身处发展前沿阵地的基层行政负责人,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结合XX镇的实际,就如何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会议精神,谈几点初步的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实质,凝聚思想共识力量
深刻理解并准确把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精髓要义,是推动我镇城市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前提。正如总书记总书记所强调,“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我们必须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知其所以必然。
(一)立足历史方位,把握城市发展时代脉搏。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正经历从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改造的关键转型期,城镇化进程已进入下半场,以质量提升、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已成为主旋律。中央会议明确指出,城市工作要深刻把握、主动适应这一历史性转变。对于XX而言,这要求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过去依靠土地资源外延扩张、“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未来必须将工作重心精准锚定在提升建成区功能品质、优化存量空间结构、激发内生发展活力上。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这一转型不仅是发展阶段的客观规律使然,更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会议提出的“五个转变”要求——发展理念转向以人为本、发展方式转向集约高效、发展动力转向特色驱动、工作重心转向治理投入、工作方法转向统筹协调,为我们廓清了转型思路、指明了前行路径。我们必须从服务国家发展全局和我镇长远可持续的高度,彻底摒弃旧观念、旧路径依赖,切实增强推动城市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发展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真正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紧扣核心目标,锚定现代化建设坐标方位。会议鲜明提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这一宏伟目标,高度凝练了新阶段中国城市发展的核心价值追求和实践方向。“现代化人民城市”是核心,深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的本质属性。这要求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总书记总书记“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殷切嘱托,将让人民生活更美好作为城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六大关键词,既相互关联又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了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立体画像。创新是动力之源,宜居是幸福之本,美丽是生态之基,韧性是安全之盾,文明是精神之魂,智慧是效能之要。对于XX镇,意味着在发展导向上,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既要注重硬环境建设提升承载能力,也要聚焦软环境营造提升治理水平;在资源投入上,必须统筹兼顾眼前需求与长远发展,更加关注城市的宜居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在评价标准上,必须建立以人民满意度为根本尺度、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城市发展评价体系,引导各方力量共同建设属于全体XX人民的幸福家园。
---此处隐藏4092字,下载后查看---
宏伟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人,核心在干。必须以强有力的执行保障体系,推动中央决策部署在XX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提升政治能力,筑牢思想行动根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首先解决好思想认识和方法论问题。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政治站位。将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总书记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深刻领悟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不断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破解难题的能力,确保XX镇的城市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二是深化规律认识,增强历史主动。系统学习城市科学知识,研究城市发展规律、运行规律和管理规律。密切关注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前沿理念和实践经验,结合我镇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城镇化道路。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处理好发展与保护、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工作。三是坚持系统观念,提升统筹能力。深刻认识城市工作的复杂性和系统性,自觉运用系统观念观察形势、分析问题、推动工作。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强化部门间政策协同和工作联动,有效整合资源、汇聚力量,形成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坚决防止顾此失彼、单打独斗。
(二)锻造过硬队伍,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必须建设一支懂城市、善治理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一是优化育才选任机制,提升专业素养。围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济、法治、数字化等领域,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注重在城市建设发展一线发现、培养、选拔熟悉业务、敢于担当、善作善成的优秀干部。优化干部知识结构和专业背景,补齐能力短板。二是锤炼务实工作作风,勇于攻坚克难。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街区小巷、项目现场、企业商户、居民群众,听实话、察实情、谋实策。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弘扬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鼓励干部敢于担当、敢于碰硬,在破解城市更新推进难、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难、精细化管理提升难等现实难题中增长才干。三是健全激励保障体系,强化担当作为。完善差异化、精准化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强化结果运用,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关心关爱基层干部,落实各项待遇保障政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激发和保护干部扎根基层、服务城市的热情和干劲。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
(三)完善制度保障,夯实长效运行基石。把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及时固化为制度成果,形成长效机制。一是健全科学决策机制,提升决策质效。完善镇党委、政府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和制度机制。推广运用“专家咨询库”、“社区规划师”等模式,提升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确保每一项重大城市建设工程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二是强化资源要素保障,破除发展瓶颈。创新投融资模式,探索运用政府引导基金、PPP模式、REITs等多元化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运营。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力度,精准保障重点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重大产业项目用地需求。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市政基础设施运维投入保障机制。三是构建协同联动格局,凝聚治理合力。在县党委政府领导下,健全与住建、自然资源、发改、财政、交通、环保等上级部门的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深化镇、村(社区)联动机制。完善与驻镇企事业单位、大型项目主体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通过信息共享、联席会议、联合执法等方式,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的城市治理大格局。
同志们,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我们擘画了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宏伟蓝图,使命如磐,催人奋进。XX镇作为城市肌体中的一个重要“韧性细胞”,其建设发展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区域协调发展的成色。我们必须胸怀“国之大者”,将本次会议精神的学习成果迅速转化为推动XX高质量发展、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现代化新市镇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实干担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奋力谱写XX镇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之路贡献XX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