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锁定受众需求。针对机关、企业、农村、校园、社区、军营、网络等不同受众群体的特点和需求,精准定位宣讲重点。机关侧重于提高执政能力与服务水平;企业关注创新发展与社会责任;农村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校园着重青少年思想引领;社区着眼和谐社区建设;军营强调强军思想贯彻;网络注重舆论引导与传播创新。
二、组建多元团队,汇聚宣讲力量
1.广纳贤才精英。积极召集专家学者,凭借其深厚的理论功底,深入解读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领导干部发挥政策解读与工作引领优势,将党的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增强宣讲的权威性与指导性。道德模范等百姓名嘴以贴近群众生活的事例和感人事迹,传递党的理论的温度与力量。
2.构建多级体系。在省级层面,组建高端宣讲团,负责宏观政策解读与理论体系阐释,为全省的宣讲活动提供高屋建瓴的指导。市级宣讲团注重结合地方发展实际,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地方特色工作相融合。县级及以下的基层宣讲团深入社区、农村、企业等一线,开展面对面、点对点的精准宣讲。
---此处隐藏947字,下载后查看---
1.通俗化表达内容。摒弃晦涩难懂的理论说教,采用通俗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朴实话语,如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解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用“撸起袖子加油干”激励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2.多样化打造载体。运用接地气、有生气的基层宣讲活动形式。在农村开展“板凳课堂”,在社区举办“邻里话党恩”活动,在企业设置“车间微讲堂”,在校园开展“思政小论坛”,在军营组织“强军故事会”,在网络开设“云宣讲直播间”等。同时,结合文艺表演、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使宣讲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
五、巩固宣讲成果,推动入脑入心
1.建立反馈机制。通过问卷调查、现场交流、线上留言等方式,收集受众对宣讲活动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程度、接受程度以及存在的疑问,以便及时调整宣讲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强化实践转化。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实际工作和生活相结合,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甘肃发展的实际行动。在机关体现为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在企业体现为创新发展模式、履行社会责任;在农村体现为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在校园体现为努力学习知识、树立正确价值观;在社区体现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在军营体现为提高军事素质、履行保家卫国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