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压实责任,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走深走实。
一是推深做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今年以来,全县行业监管部门共开展安全生产检查1599次,检查企业1529家,排查重大事故隐患32项,完成整改30项,限期整改中2项,立案8起。二是切实抓好重点时段安全防范工作。践行“群众过节,干部过关”的宗旨,县领导坚持以上率下,春节、两会期间,带队检查22人次,检查44家生产经营单位,排查一般隐患35处,五一期间,带队检查重点行业领域现场点位20余个,发现隐患均已全部整改完成;及时研判和应对极端天气以及春节、两会期间的安全生产领域风险,上半年发布预警5次,点对点印发工作提示函17份。三是创新实施安全生产“三个一”工作专项行动。即每月排查一批隐患、每季度开展一次全覆盖安全生产督导检查、每季度制作一部安全隐患警示片。上半年,共督查检查隐患258项,整改完成217项,41项正在整改中,制作安全生产警示片2部。四是深入开展安全管家查找隐患帮扶服务。目前对全县67家危化、燃气、商超、酒店、建筑施工等领域企业和机构开展诊断服务,发现问题隐患881项,其中12项重大事故隐患。
(二)聚焦重点,深化安全生产执法服务。
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治疗,紧盯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一般工贸、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安全生产执法监督服务工作。非煤矿山领域,共检查安全隐患62条其中重大隐患6条,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11份,实施立案处罚2起。完成地下矿山在线检测监控系统建设。危险化学品领域,共办理2家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审批发证工作;指导40家危化品企业健全完善内部安全风险隐患报告奖励制度,报告隐患26条、发放0.26万元奖励资金。一般工贸领域,按照年度执法计划,对50余家工贸企业进行检查,发现隐患300余项,其中重大隐患6项,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26份,立案查处5家;同时,对园区25家工贸企业开展了专家指导服务,发现问题200余项,其中重大隐患4项,目前均已完成整改。烟花爆竹领域,做好烟花爆竹换发证工作,严把准入条件,共颁发2025年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235份,同比减少30家;妥善处理12345便民服务平台服务工单5件,群众电话反馈事件7起,立案处罚1起。
---此处隐藏2072字,下载后查看---
一是持续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序时推进治本攻坚“八大行动”,对重点领域和重点单位场所、关键环节安全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深入细致排查治理,建立完善重大事故隐患数据库,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明确整改责任单位和整改要求,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加快推进实施,确保整治工作取得成效,确保重大隐患限期内整改完成。二是统筹协调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实施安全宣传“五进”,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和群众需求,把安全知识普及到企业车间、田间地头、校园课堂、千家万户,通过精准化内容供给、场景化实践教育、常态化机制建设,让安全宣传深入基层、热在群众。三是加强汛期高温天气安全防范。结合高温天气安全生产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加强联合会商、信息共享、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充分做好作业人员防暑、防护等安全措施。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
(二)进一步强化执法检查和服务工作。
紧密结合年度执法计划,充分发挥“互联网+执法”平台的优势,对一般工贸、非煤矿山、危化、烟花爆竹等重点领域企业开展全面且深入的执法和服务。督促企业从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员工培训等方面,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发生。
(三)进一步做好灾害应对准备工作。
一是强化应急联动,筑牢民生保障防线。密切关注汛期强对流等天气变化,加强与各乡镇的沟通,确保发生情况能够及时联系。督促指导受灾乡镇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并做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出问题。同时做好救灾物资的管理工作,确保灾情发生后能调得出、用的上。二是深化隐患排查,夯实防汛应急根基。按照“汛期不过,排查不停、隐患不除、整治不止”的要求,持续排查整治重点区域度汛隐患,建立风险隐患清单,一点一策,落实管控措施。时刻保持防汛应急状态,高度重视短时强降雨,及时开展会商研判,启动应急响应,全力做好防范应对。三是强化预防措施,全力推进地震各项工作。严格遵循省市地震工作标准,对女山地震台网络实施全面升级改造工程,提升地震监测数据传输的快速性、精准性。同时,对地震体验小屋等科普教育设备进行全方位升级维护,更新模拟地震场景设备,丰富互动体验内容,增强公众防震减灾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全力推进地震预警基准站项目建设,实现地震预警信息迅速发布,在地震来临时,为民众争取宝贵的避险时间,筑牢地震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