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乡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核查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我们召开全乡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核查工作专题部署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市、区关于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的最新要求,聚焦“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应保尽保”目标,扎实做好全乡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核查工作。刚才,民政办、人社所分别解读了政策文件和操作流程,我都完全同意。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既是工作部署,也是和大家谈心交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做好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核查工作的特殊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更是“六稳”、“六保”工作的首要任务。总书记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把解决人民群众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就业困难人员作为就业群体中的“短板”,往往是因病、因残、因学、缺乏技能或年龄偏大等原因导致就业无门、生活困难的群体,他们的生活质量直接关系着全乡社会稳定和民生温度。

从全乡当前情况看,我们面临的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一方面,受经济下行压力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部分传统产业岗位收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全乡现有低保家庭、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残疾人家庭等重点群体中,仍有部分人员未纳入就业帮扶体系,存在“漏测漏帮”现象。去年底,我们在入户走访中发现,*村张大爷因老伴重病丧失劳动能力,儿子在外打零工收入不稳定,全家仅靠3亩地和每月120元的养老金生活,却因不了解政策未申请就业困难认定;*社区王大姐离婚后独自抚养两个孩子,虽有保洁技能但因照顾家庭无法全职工作,也一直未被纳入重点帮扶范围。这些案例告诉我们:就业困难认定不是简单的“填表格、划指标”,而是要真正把“雪中送炭”的政策送到群众心坎上。

同志们,我们坐在办公室里看报表,可能只看到一组组数据;但走到田间地头、坐到群众炕头,才能听到一句句“掏心窝子”的诉求。做好这次认定核查,既是落实惠民政策的“规定动作”,更是检验我们宗旨意识的“经验交流”。全乡上下必须把这项工作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把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都找出来、帮到位。

---此处隐藏2374字,下载后查看---

第三,部门协同是保障,必须拧成“一股绳”合力攻坚。就业困难认定涉及人社、民政、乡村振兴、残联、税务等多个部门,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都会影响整体工作质效。去年,有群众反映“申请材料反复交、多个部门来回跑”,暴露出部门联动不够的问题。今年,我们要着力构建“信息共享、协同办理、闭环管理”的工作机制:一要数据共享。由乡政务服务中心牵头,建立就业困难人员认定信息共享平台,人社所负责提供就业失业登记、社保缴纳数据,民政办负责提供低保、特困人员数据,乡村振兴办负责提供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数据,残联负责提供残疾人数据,税务部门负责提供个体经营收入数据,通过数据比对精准锁定潜在对象。二要联合审核。对情况复杂、争议较大的申请,由分管副乡长牵头,组织人社、民政、村(社区)负责人召开联席会议,现场核查资料、听取意见,避免“踢皮球”“打太极”。三要宣传联动。宣传办要联合各村(社区),通过“案例讲解+现场答疑”方式,重点宣传认定后的帮扶政策(如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让群众明白“认定不是终点,而是获得帮助的起点”。

三、强化责任担当,以严实作风确保工作落地见效

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核查工作,既是业务工作,更是政治任务。全乡上下要以“严、真、细、实、快”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落细落实。一要压实责任链条。乡党委、政府已将这项工作纳入年度重点督查事项,由我牵头抓总,分管副乡长具体负责,各片片长、包村干部、村(社区)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各片要召开专题会议,将任务分解到村、到组、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要严格督导考核。乡纪委、督查室要联合人社所,对认定核查工作开展专项督查,重点检查政策执行是否到位、核查程序是否规范、群众满意度是否达标。对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的,要严肃问责;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通报表扬。三要严守纪律底线。认定核查工作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必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禁利用职务之便优亲厚友、吃拿卡要;严禁虚报冒领、截留挪用帮扶资金;严禁泄露群众个人信息。对顶风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四要注重宣传引导。要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广泛宣传就业困难认定的意义、政策和流程,特别是要讲好“帮扶故事”——比如去年我们帮助*村肢体残疾人刘大哥申请到公益性岗位,现在他每月有2000多元收入,还能照顾上学的孩子;再比如*社区居民赵阿姨通过技能培训成为养老护理员,实现稳定就业。这些真实案例最有说服力,能让群众感受到政策的温度,主动参与到认定工作中来。

同志们,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困难人员是民生保障的“最末端”。做好认定核查工作,既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更是我们的使命所系。希望大家以此次会议为起点,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担当,把这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让每一位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让全乡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