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召开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最新部署,总结我区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优化营商环境是事关区域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是提升城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全区上下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强的担当、更实的举措,全力以赴推动我区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一、肯定成绩,正视挑战,深刻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
近年来,我们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全区各部门、各街镇(园区)协同发力,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改革举措,取得了一系列值得肯定的成绩。我们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在商事制度改革上持续发力,率先探索并成功实践的“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这一创新经验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复制推广。我们直面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挑战,在全国率先成立互联网审判庭,通过发布白皮书和典型案例,为网络空间治理提供了宝贵的“XX方案”。我们着力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成立保护联盟与调解委员会,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也为我们继续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当前,区域之间的竞争,已经从过去拼政策、拼资源,转向了拼环境、拼服务、拼生态的综合实力较量。企业用“脚”投票,哪里环境好、服务优、预期稳,资金、技术、人才等高端要素就会流向哪里。从市级层面看,今年2月,全市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发布了《X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即8.0版行动方案,提出了“十大攻坚突破任务”,标准更高、要求更严。我们必须主动对标,紧跟步伐,不能有丝毫松懈。从企业感受看,虽然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与企业的期望相比,与国际一流标准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一些政策的知晓度和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涉企检查的规范性和精准性问题,企业诉求响应的及时性和解决的彻底性问题,都是我们必须着力破解的难题。
---此处隐藏5357字,下载后查看---
第一,要压实责任链条。优化营商环境不是某一个部门的“独角戏”,而是全区上下的“大合唱”。区发改委要切实发挥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作用,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
第二,要健全协作机制。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要强化工作协同和条块联动,破除部门壁垒和信息孤岛。对于涉及多部门的“一件事”改革、跨部门联合监管等重点任务,牵头部门要主动协调,配合部门要积极补位,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强与市级部门的沟通对接,积极争取支持,确保我们能够第一时间承接好市级的改革试点,发出XX声音,贡献XX智慧。
第三,要强化督查问效。要建立常态化的督查和评估机制,对各项任务的进展情况、完成质量和企业满意度进行跟踪问效。要用好营商环境体验官、第三方评估等手段,从企业的视角来检验我们的工作成效。对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扬和激励;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落实、推诿扯皮的,要严肃追责问责。要加强好经验、好做法的总结提炼和宣传报道,讲好XX的营商故事,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优化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让我们以今天的会议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真抓实干,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吸引和集聚更多优质企业、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推动XX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