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市场监督管理系统深入贯彻作风建设专题党课上的辅导报告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作风是党的生命线,也是我们市场监管事业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如磐石的决心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央八项规定已成为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深刻改变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对于我们肩负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安全监管、质量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等重要职责的市场监管部门而言,优良作风更是履职尽责、服务发展、维护民生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全局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持续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绝非一时之需,而是持久之功,必须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久久为功。我们必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不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为奋力谱写市场监管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强纪律和作风保证。下面,我围绕本次会议主题,重点讲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正本清源,深刻领悟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要求

习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这段讲话,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对全党的政治告诫,明确了驰而不息抓作风的战略定力。作为市场监管系统的党员干部,必须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将其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市场监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刻把握作风建设的战略考量。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必然要求。政治立场坚定与否是检验党性的试金石,作风建设必须始终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首先,须从执政根基的角度认识作风问题。优良作风是党赢得民心、巩固执政地位的基石。人民群众往往从身边党员干部的作风评判党的形象。市场监管工作点多面广线长,与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接触频繁,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其次,须从事业发展的维度理解严实作风。市场监管肩负着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公平竞争、守护“三品一特”安全的重任,这些任务的完成需要高度责任心、过硬专业素养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松松垮垮、浮在表面的状态根本无法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托。习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核心要义就是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促实干、求实效。再次,须从自我革命的高度锤炼党性修养。中央八项规定是党勇于自我革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利器。党员干部必须常怀敬畏之心、律己之心,不断进行自我审视、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在权力行使中清正廉洁。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复杂形势下保持政治定力、抵御风险诱惑。

(二)贯通融合强监督,建立健全常态长效的治理机制。构建系统完善的监督网络是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的制度保障。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仅靠一时严抓难以根治。因此,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常态,扎紧制度笼子。一是要强化党内监督主导地位。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决策机制,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发挥党组织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功能。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必须敢抓敢管。领导班子成员要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作风建设。二是要推动各类监督协同发力。将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监督等贯通协调。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探索在行政审批窗口、检查执法现场设置作风评议二维码,自觉接受服务对象和群众的实时监督。发挥人大、政协对市场监管工作的监督推动作用。三是要提升监督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紧盯“关键少数”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紧盯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和廉政风险点,如行政审批、监管执法、检验检测、评审认证、项目资金使用等。聚焦“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运用大数据比对、信息筛查等技术手段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完善并严格执行局内财务管理、公车管理、公务接待等规章制度,使监督具体化、可视化。

---此处隐藏9759字,下载后查看---

(一)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不衰减。一要强化党组主体责任落实。局党组必须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渎职”的理念,切实把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定期研究部署、听取汇报、分析形势、解决问题。做到重要工作直接部署、重大问题直接过问、重点环节直接协调。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对分管部门、联系单位的党员干部严格教育、管理和监督,定期开展廉政谈话。将压力和责任层层传导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要完善责任分解与传导链条。制定清晰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和年度任务安排,将作风建设任务细化分解到每一位班子成员和相关部门责任人。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纳入科室(所、队)年度目标责任书,把责任延伸到基层末梢。定期对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各基层市场监管所党支部)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健全责任考核和倒查机制,对落实不力、出现严重作风问题的,既追究当事人责任,也严肃追究相关领导责任。三要推动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贯通协同。党组要全力支持和保障纪检监察机构(局机关纪委或驻局纪检监察组)履行监督职责,自觉接受监督。建立健全情况通报、线索移送、成果共享等机制,实现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在目标、任务、措施上的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纪检监察机构要精准把握职责定位,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要在第一种形态上下更大功夫,做实日常提醒和监督。

(二)锻造高素质专业化队伍,提升履职担当硬本领。一是在队伍建设中突出政治标准与作风引领。在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等环节,将是否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风是否过硬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对作风优良、实绩突出的干部大胆使用;对存在作风顽疾、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即使能力再强也要慎重使用或进行调整。树立正确用人导向,营造崇尚实干、廉洁守纪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专业能力培养与实践历练。围绕市场监管前沿知识、法律法规、专业技术和现代监管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在监管中的应用等),加大干部专业化培训力度。鼓励干部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监管模式、应对突发事件等复杂实践中锻炼能力、磨砺作风。推动干部下基层、到企业、进社区,在密切联系群众和服务市场主体中增强宗旨意识、提升服务效能。三是健全严管厚爱结合的激励约束制度。坚持严管就是厚爱,从严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同时,也要完善关心关爱机制,落实好干部体检、休假、职务职级晋升等待遇保障,关注干部身心健康和实际困难。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明确容错情形和程序,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旗帜鲜明地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

(三)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高质量发展谱新篇。一是以优良作风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将转作风的成效体现到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上。持续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坚决破除地方保护、行业壁垒和“玻璃门”“旋转门”。提高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监管融合,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经营的不当干扰。以规范公正透明的市场监管,稳定市场主体预期,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生态。二是以优良作风驱动质量提升和创新引领。力戒浮夸浮躁,扎扎实实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先进标准引领,推行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区域品牌、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三是以优良作风增进民生福祉和社会和谐。牢固树立监管为民理念。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强化监管,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完善消费维权机制,降低维权成本,提升维权效能。对涉及民生的价格、收费加强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要带着感情和责任去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市场监管工作的满意度。

同志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通过今天的学习研讨,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切地认识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是确保市场监管事业健康发展、确保我们每一位同志政治平安的基石。我们必须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扛起责任担当,将作风建设融入市场监管工作的血脉之中,使之成为我们优化营商环境最闪亮的招牌,成为我们守护安全底线最有力的支撑,成为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最宝贵的软实力,以案为鉴、警钟长鸣,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清廉的形象,奋力谱写新时代市场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