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召开第三季度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上一季度全县安全生产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安排部署第三季度重点工作,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措施,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安委会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各乡镇(街道)书记、部分村(社区)书记和企业代表。安全生产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全县发展大局,在座的每一位都肩负着重要责任。希望大家认真听、仔细记,会后切实抓好落实。
一、回望过往季度,筑牢安全根基有成效
上一季度,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要求,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隐患排查见真章,风险防控显实效
隐患是安全生产的“定时炸弹”,只有把隐患排查出来、整改到位,才能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发生。上一季度,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一是排查范围广覆盖。组织开展了全县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覆盖所有工矿商贸企业、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共排查企业1200余家,检查各类场所850余处,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例如,在对全县56家危化品企业的排查中,我们组织了专业的技术团队,对企业的生产车间、储存仓库、运输环节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一个可能存在隐患的地方。二是隐患整改抓得实。建立了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对排查出的隐患明确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共发现各类安全隐患2800余条,其中重大隐患35条,已整改2800余条,整改率达100%,重大隐患整改率达80%。对于未整改到位的重大隐患,我们采取了挂牌督办的方式,安排专人跟踪督促,确保尽快整改到位。比如,XX煤矿存在的瓦斯浓度超标隐患,我们立即责令其停产整顿,并派驻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整改,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该隐患已成功消除,煤矿恢复了正常生产。三是风险管控有妙招。建立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对全县各行业领域的安全风险进行了全面辨识和评估,划分了风险等级,并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了相应的管控措施。对高风险企业和场所,加大检查频次和力度,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对中风险企业和场所,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对低风险企业和场所,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了安全风险管控平台,实现了对风险的实时监控和预警。XX工业园区通过安装智能监控设备,对园区内企业的生产情况、安全指标等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发出预警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有效避免了多起潜在事故的发生。
---此处隐藏12932字,下载后查看---
精准的监测预警是防范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要加强监测预警,将风险防范往前移。一是完善监测预警系统。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对重点行业领域、重点企业、重点部位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安全风险。要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提高监测预警的精准性和时效性。我们在矿山、危化品等重点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测企业的生产情况和安全指标,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发出预警。二是加强风险研判。要定期组织开展安全风险研判,分析研判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势和存在的风险隐患,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要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确保风险研判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我们每月组织一次安全风险研判会,邀请专家、企业代表等参加,共同分析研判安全风险,制定防范措施。三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要建立健全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将预警信息传递给相关单位和人员。要利用电视、广播、短信、AAA等多种渠道发布预警信息,确保预警信息全覆盖、无死角。在暴雨、高温等恶劣天气来临前,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相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范措施。四是强化预警响应。要建立健全预警响应机制,接到预警信息后,相关单位和人员要立即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及时化解安全风险。要加强对预警响应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防范措施落到实处。在接到台风预警信息后,相关部门立即组织人员对危旧房屋、广告牌等进行加固,对低洼地区的群众进行转移,有效预防了台风造成的损失。(三)物资储备要充足,保障能力再强化
充足的应急物资储备是应对事故的重要保障,要加强物资储备,强化保障能力。一是科学规划储备布局。要根据我县的地理环境、产业结构、事故风险等情况,科学规划应急物资储备布局,在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点,确保应急物资能够及时调拨使用。我们在县城和各乡镇(街道)都建立了应急物资储备点,储备了食品、饮用水、帐篷等应急物资。二是丰富物资储备种类。要根据不同类型事故的应急需求,丰富应急物资储备种类,确保应急物资能够满足事故处置的需要。要加强对新型应急物资的储备,提高应急物资的科技含量。我们储备了包括救援工具、医疗设备、通讯设备等在内的多种应急物资,同时还储备了一些新型的应急物资,如无人机、机器人等。三是足额储备应急物资。要根据应急处置的需要,足额储备应急物资,确保应急物资的数量充足。要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加强对物资的管理和维护,确保物资完好有效。我们按照应急处置的最大需求,足额储备了各类应急物资,并定期对物资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物资处于良好状态。四是提高物资调配效率。要建立健全应急物资调配机制,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高效地调配应急物资。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信息管理系统,实时掌握物资储备情况,提高物资调配的效率。我们建立了应急物资储备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全县应急物资储备情况的实时监控和调配,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将物资调拨到现场。
(四)宣传演练要到位,应急意识入人心
加强宣传演练,提高全民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是做好应急工作的重要基础。一是广泛开展应急宣传。要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和载体,广泛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普及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等知识。要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提高宣传的实效性。我们通过电视、报纸、网站、AAA等多种渠道开展应急知识宣传,制作了应急知识宣传手册、宣传片等,发放到群众手中。二是定期组织应急演练。要定期组织开展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应急演练,提高群众的应急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要注重演练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让群众在演练中掌握应急处置的技能和方法。我们每年组织开展各类应急演练50余场,包括火灾、地震、溺水等不同类型的演练,参与群众达10万人次。三是加强应急培训教育。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社区居民、学校学生等群体的应急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应急意识和应急技能。要将应急培训教育纳入企业员工培训、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确保培训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我们将应急培训教育纳入企业员工的必修课程,定期组织企业员工参加培训;在学校开设应急知识课程,提高学生的应急意识和技能。四是培育应急文化。要培育和弘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应急文化,营造全社会关注应急、参与应急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开展应急文化活动,提高全民的应急素养。我们举办了应急文化节、应急知识竞赛等活动,让群众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应急知识,提高应急素养。
同志们、企业家朋友们,安全生产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第三季度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时期,高温、暴雨等恶劣天气增多,各类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我们面临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希望大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