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上的经验汇报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意义重大。过去的一段时间,特别是进入五年过渡期收官之年以来,*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决策部署,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就我县过渡期驻村帮扶工作的几点经验做法,向各位作汇报。

一、强化体系建设,筑牢责任堤坝,在“闻令而动”中彰显担当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驻村帮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构建权责明晰、运转高效的责任体系,才能确保力量下沉、任务落地。我们始终将压实工作职责作为首要任务,坚持多向发力、齐抓共管,将责任压力与工作动力精准传导至每一名驻村干部。

我们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县委书记亲自挂帅,当好“一线总指挥”,分管县领导靠前指挥、盯着抓、抓具体,确保了政令畅通、步调一致。全县13个镇、79个村的党组织书记作为本辖区的直接责任人,主动牵头、积极作为;78个帮扶单位则深入参与、协同配合,形成了“县抓总、镇主战、村落实”的强大合力。我们要求各级部门主动作为,提前研究过渡期后的常态化帮扶政策,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长效帮扶提供坚实制度保障。为确保帮扶工作从“纸上”落到“地上”,我们全面推行“承诺践诺”制度。各驻村工作队紧扣“三保障”核心指标,围绕产业、就业、消费帮扶及小额信贷、兜底保障等关键环节,深入调研,结合村情民意,研究制定了3至5项年度民生实事。截至目前,全县驻村工作队已累计推动落实各类帮扶资金超过4990万元,实施各类惠民项目100余个,为群众办好事实事550余件,每一笔资金、每一个项目都凝聚着帮扶干部的心血与汗水。为保证驻村干部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我们实行严格的脱产驻村管理。驻村期间,干部党组织关系全部接转到所在村,原单位不得安排其承担任何本单位业务工作。同时,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和各镇党委组成联合督导组,通过“四不两直”方式进行随机性暗访,及时掌握驻村干部到岗到位情况。我们欣喜地看到,广大驻村干部真正做到了“人在岗、心在村、事在办”,成了乡亲们信得过、靠得住的“主心骨”。

---此处隐藏3053字,下载后查看---

(二)以厚爱添动力,传递组织温暖。在严格管理的同时,我们更注重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驻村干部,让他们安身、安心、安业。县财政统筹超过240万元,为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落实驻村工作经费和生活补助,并全覆盖为他们办理了每人每年不低于100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彻底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我们还建立了“三必谈”谈心谈话制度,由乡镇党委书记、县委组织部分管领导和部长定期与驻村干部谈心,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今年以来,已帮助驻村干部解决各类实际困难104件次。

(三)以赋能提质效,夯实干事根基。为提升驻村干部履职能力,我们构建了“精准培训+实践锻炼”的赋能体系。围绕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开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专题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和优秀村支书现场授课,今年已累计培训600余人次。同时,建立“老带新”帮扶机制,安排经验丰富的驻村干部与新手结对,通过手把手教方法、传经验,帮助快速适应岗位。此外,搭建交流展示平台,每季度举办驻村工作现场观摩会,组织驻村干部分享特色做法和成功案例,促进互学互鉴、共同提升。通过全方位赋能,驻村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著增强,今年以来共帮助所驻村引进产业项目32个,化解矛盾纠纷180余起,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组织的关怀化为了干部们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在新一轮驻村帮扶力量选派以来,在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实现了全县3500余户原建档立卡贫困户“零返贫”的骄人成绩。一批优秀驻村干部脱颖而出,先后有11名驻村干部得到提拔重用,26名晋升了职级,73名获得县级记功嘉奖,更有8名同志获得了省、州级优秀表彰。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我们严管厚爱、激励担当的最好证明。

同志们,回顾过去,我们成绩斐然;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县驻村帮扶工作的经验,归根结底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坚持改革创新。下一步,我们将以本次会议为新的起点,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以更昂扬的斗志、更扎实的作风、更有力的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奋力谱写*县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