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全县民营企业座谈会,既是一次“面对面”倾听诉求的交流会,更是一场“心贴心”共谋发展的鼓劲会。会前,我和工信局班子成员利用两周时间,走访了开发区、高新区及12个乡镇的37家民营企业,实地看了生产线、坐下来聊发展、翻台账核数据,深切感受到广大民营企业家“敢闯敢拼”的劲头和“扎根XX”的情怀。刚才,听了10位企业代表的发言,我记了满满两页笔记——有技术攻关的“硬核”故事,有市场开拓的“突围”经验,也有对政策的“真知灼见”,每一句话都让我深受启发、倍感振奋。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既是回应大家的关切,也是和同志们一起理思路、鼓干劲。
一、民营经济是XX发展的“顶梁柱”,成绩值得铭记
总书记总书记多次强调:“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对XX而言,这句话有着更为深刻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疫情后续影响和市场环境变化,全县民营企业没有被困难压垮,反而在逆境中“强筋壮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从数据看贡献,民营经济“分量十足”。2024年,全县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4.2万户,占全县企业总数的98.6%;规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89%,贡献了全县72%的税收、81%的城镇就业、65%的发明专利。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尽管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部分行业订单减少的压力,全县规上民营企业仍实现产值218亿元,同比增长8.3%,高于规上工业整体增速2.1个百分点;新增就业岗位6800个,其中吸纳脱贫人口就业1200余人,真正成为了“稳经济”的“压舱石”、“保民生”的“稳定器”。
---此处隐藏3272字,下载后查看---
第三,以“链条化”创新促转型,让企业“脱胎换骨”。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要搭建创新平台。今年我们将建设“新能源装备产业研究院”“绿色食品研发中心”2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力争年内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5家。二要培育创新主体。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梯度培育计划,今年目标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80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对首次认定的企业给予50万元奖励。三要推动数字化转型。设立1000万元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上“云”用“数”,重点打造10家“智能工厂”、30家“数字化车间”,对完成改造的企业按投入的20%给予补贴。
第四,以“责任化”担当树形象,让企业“行稳致远”。企业家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一要弘扬“实业精神”。希望广大企业家聚焦主业、深耕实业,杜绝“脱实向虚”,像恒达机械那样“十年磨一剑”,把产品做到极致;像山珍工坊那样“扎根乡土”,把品牌做成文化。二要恪守“诚信底线”。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信用经济,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纳税、诚信经营,坚决杜绝“偷排漏排”“制假售假”等行为,维护XX企业的良好形象。三要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要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公益慈善、基层治理,像XX纺织公司那样“富而思源”,像同和酱园那样“老字号传真情”,让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同频共振。
同志们、朋友们!民营经济是我县的“根”,民营企业是我县的“宝”。从今天起,工信局全体干部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当好企业的“服务员”“联络员”“护航员”。我相信,只要我们政企同心、同向发力,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共同谱写XX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企业家身体健康、事业兴旺!祝愿XX的明天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