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我市地理标志工作的阶段性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推动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各县(区)分管负责同志,市场监管、农业农村、文旅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部分地理标志企业代表。刚才,*区、县市场监管局和农产品合作社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既分享了成功经验,也提出了务实举措,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理解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的重大意义
地理标志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域特色资源的“金字招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更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总书记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促进创新要素自主有序流动、高效配置。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工作,既是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一,从历史传承来看,地理标志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魅力。我市作为农业大市,拥有年的农耕文明史,孕育了如镇葡萄、*街道茶叶、县柑橘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产品。这些产品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以镇葡萄为例,其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因独特的土壤成分和气候条件,所产葡萄含糖量比普通葡萄高出3~5个百分点,曾作为贡品进献宫廷。保护好这些地理标志,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根脉,传承历史记忆。第二,从经济价值来看,地理标志能显著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据统计,我市已注册的12个地理标志产品,平均售价较同类非地理标志产品高出30%以上,带动相关产业链产值突破50亿元。其中,*县柑橘通过地理标志认证后,年销售量从认证前的8000吨增长至2.3万吨,销售额从1.2亿元攀升至4.8亿元,直接带动周边3000余户农户户均年增收2.6万元。这充分证明,地理标志能够让优质特色产品“优价”,让农民群众“得利”。第三,从发展大局来看,地理标志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市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地理标志产业涵盖种植、加工、销售、文旅等多个环节,能够有效整合一、二、三产业资源,形成“一标带一业、一业富一方”的良好格局。例如,*区依托“*湖大闸蟹”地理标志,打造了集养殖、加工、餐饮、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带动就业岗位1.2万个,推动了农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各级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用心用情用力抓好抓实。
二、肯定成绩与正视问题,准确把握我市地理标志工作的现状
---此处隐藏7829字,下载后查看---
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繁重,需要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密切配合、狠抓落实。
(一)压实工作责任。各级政府要将地理标志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乡村振兴、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的重要内容,定期研究部署、推进落实。各县(区)要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部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市政府将把地理标志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县(区)和部门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
(二)强化督导检查。市地理标志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组织开展督导检查,及时了解各地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建立工作通报制度,每月通报一次工作进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推进会,确保工作有序推进。要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营造良好氛围。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地理标志知识、政策法规和先进典型,提高全社会对地理标志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鼓励新闻媒体加强舆论监督,曝光违法违规行为,形成“人人关心地理标志、人人保护地理标志”的良好社会氛围。同志们,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工作责任重大、前景广阔。让我们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我市地理标志事业发展新局面,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