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集团关于以“三个聚力”为核心全面提升现场管理工作的经验交流报告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本次质量管理现场会,并代表XX公司在此分享我们在现场管理方面的一些探索与实践。当前,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与产业要求,构建卓越的现场管理体系是企业夯实根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今年以来,我公司以“敏捷柔性、精益绿色、数据要素赋能”为战略目标,深入推进现场管理变革,逐步构建起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体系,为生产经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性、支撑性与保障性作用。下面,我将围绕“三个聚力”的实践路径,向各位作具体汇报。

一、聚力精准化管控构建敏捷响应的执行体系

现场管理千头万绪,其核心在于精准。若想实现对“大现场”范畴内人、机、料、法、环等所有要素的有效驾驭,就必须建立起一套反应快速、指令清晰、反馈及时的管控机制。为此,公司着力打造了“年目标、月计划、周反馈、日推进”的闭环管控模式。

在操作层面,年度战略目标被系统性地分解为各专业、各单位的月度工作计划,计划内容具体到项目、指标和责任人。为确保计划的有效执行,公司推行“全覆盖包干”的精准服务指导工作模式,成立了由公司领导和各职能部门专家组成的巡视督导组。督导组采取常态化巡视与“一对一”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每周深入一线,不仅是检查者,更是服务者。工作中,督导组关注的不再仅仅是“有没有做”,而是“做得好不好”、“有没有更优解”。例如,在对某生产单元进行辅导时,发现某道工序员工劳动强度大且易发错误,督导组便现场“把脉问诊”,协同该单位技术人员优化了工装夹具,并调整了作业流程,使该岗位员工的有效工作时间占比提升了约15%,人为差错率显著下降。

---此处隐藏1716字,下载后查看---

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离不开科学考核的驱动与引导。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既是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尺”,也是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指挥棒”。公司在考核方面,坚持正向激励与严肃问责并重,致力于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公司推行的是“班组日查、单位周查、公司月查”的三级巡查制度。这一制度确保了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被发现、被记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现场管理周报机制和“递进式”考核评价机制。对于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实施清单化管理,明确整改时限与责任人,逾期未完成的将启动问责程序。二季度,通过该机制累计发出整改通知单百余份,问责处理5人次,确保了管理制度的刚性约束力。

在强化问责的同时,公司更注重发挥正向激励的牵引作用。今年,公司全面启动了星级分厂、星级产线的创建活动,以定期召开现场管理提升会的形式,为各单位搭建展示成果、交流经验的平台。会上,不仅会曝光典型问题,更会大力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在二季度的提升会上,XX分厂就分享了他们将精益生产工具与破解生产难题相结合的经验,通过价值流图分析,成功识别并消除了生产流程中的七大浪费,使其主打产品的一次交验合格率从年初的98.1%提升至99.5%,设备综合稼动率也提升了4个百分点。这些成功案例为其他单位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学习范本。截至目前,公司内部已评选出五星级样板线2条、四星级样板线5条这些样板线成为了公司现场管理的“活教材”和“领头雁”,有效激发了全体员工参与管理、持续改善的热情。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通过“三个聚力”的系统推进,XX公司的现场管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我们深知,现场管理永无止境,追求卓越永远在路上。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宝贵经验,不断深化“敏捷柔性、精益绿色、数据要素赋能”的管理内涵,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