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以“书记龙门阵”这种接地气的形式,召开这次社区治理联席会议,主题明确,意义特殊。刚才,我们听取了*街道关于*小区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也听取了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的工作思路汇报,并围绕业主们近期集中反映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借此机会,我讲几点意见,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深刻理解新时期社区治理的重大意义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社区治理的成效,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城市的文明进步。近年来,我们*社区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特别是以*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的组建为标志,我们在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方面,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加强社区治理,核心在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建引领,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要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我们要构建起以社区党委为核心,以小区党支部为战斗堡垒,以楼栋党小组和党员楼栋长为基础单元的垂直贯通、响应迅速的组织体系。通过这个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社区治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角落,确保社区治理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我们也要深刻理解“多元治理”的丰富内涵。过去的社区管理,往往是居委会唱“独角戏”,力量单一,手段有限。新时代的社区治理,则是一场“合奏曲”,需要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这其中,不仅包括社区“两委”、物业服务企业,更要广泛吸纳驻区单位、各类企业商家、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以及广大居民骨干,形成一个资源共享、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社区合伙人”治理生态。我们要通过搭建各类议事平台,畅通民主协商渠道,让每一位“合伙人”都能在社区治理的舞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从“社区管理”向“社区治理”的深刻转变,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家园。
---此处隐藏2091字,下载后查看---
第二,要用好多元共治这个“工具箱”。要积极践行“社区合伙人”理念,打破壁垒,整合资源。我们要建立三张清单:资源清单、需求清单和服务清单。要全面摸排辖区内的单位、商家、能人达人,看看他们能为社区提供什么资源;要深入走访居民,了解大家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在此基础上,通过项目化的方式,精准对接供给与需求。可以探索建立社区贡献积分制度,鼓励商家和居民为社区做贡献,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同时,要积极探索“五社联动”机制,引入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和社会组织,为“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提供更精细、更专业的服务。
第三,要抓好老旧小区改造这个“牛鼻子”。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我们欣慰地看到,包括*小区在内的一批老旧小区,已成功申报纳入了2025年度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计划。这是解决当前基础设施老化问题的重大机遇。我们必须把这笔宝贵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在项目实施中,要严格遵循国家和省市的绩效评估标准,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出效益。这不仅要求工程质量合格率必须达到xxx%,项目要按期完工更重要的是,要将社区治理能力的提升作为一项核心的效益指标。我们要把改造方案的决策过程,变成凝聚居民共识的过程;要把项目施工的监督过程,变成提升居民自治能力的过程。针对*小区的排水系统、屋面防水、外墙修缮等核心诉求,必须作为此次改造的重中之重,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确保改造后能够长效运行,让居民满意度达到xx%以上。
第四,要插上智慧治理这双“翅膀”。当前,我市正在大力推进“*智慧治理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我们要主动拥抱这项技术变革,将其作为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要引导居民熟练使用平台的线上议事、问题上报、服务申请等功能,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要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将智慧平台与网格员的线下巡查相结合,实现对社区动态的实时感知、快速响应和闭环处置。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让社区治理变得更聪明、更高效,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根据市里的数据显示,得益于这些现代化的治理手段,全市的社会治安环境持续向好,刑事、治安警情已实现“五连降”,这就是治理能力提升带给群众最直接的安全感。
同志们,社区治理是一篇需要我们用心用情书写的大文章,更是一场需要全体居民共同参与的“接力赛”。美好的家园,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紧密团结起来,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把我们的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幸福家园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