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市河长制林长制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总结过去一个阶段的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挑战,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刚才,相关部门和县区作了很好的发言,既有成绩总结,也有问题剖析,更有下一步的打算,听了很受启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清醒认识新发展阶段的使命与担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将河长制、林长制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一体推进、同向发力,取得了阶段性、全局性的显著成效。
河长制工作实现了从“有名”到“有实”的深刻转变。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河长责任体系全面建立,各级河长累计巡河超过数十万人次,一批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这在我们的母亲河——XX河的治理上体现得尤为突出。通过实施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XX河出境断面水质已从过去的劣Ⅴ类稳定提升至地表水Ⅳ类标准,部分支流如XX河、XX河更被评为省级幸福河湖。治水能力显著提升,我们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全市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了19.65%,中水利用率达到44.2%,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这些数据背后,是无数“河长”们用脚步丈量河道的辛勤付出,是全市人民共同守护一江清水的坚定决心。
林长制工作推动了从“浅绿”到“深绿”的质量跃升。国土绿化迈出坚实步伐,全市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生态屏障功能日益凸显。我们不仅注重量的增加,更追求质的提升,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乔灌草结合、带网片协同,构筑起多层次、立体化的绿色生态网络。改革创新激发了内生动力,在XX县等试点地区,我们率先开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颁发林权不动产证书,有效盘活了沉睡的林业资源,让“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这不仅是林业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更是赋予广大林农实实在在的财产权益,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绿色动能。生态价值转化路径持续拓宽,我们大力推广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新模式,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探索林业碳汇经济,努力让“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理念成为现实。
---此处隐藏3753字,下载后查看---
一要压紧压实责任链条。各级党委政府要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办。各级河长、林长要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不仅要“挂名”,更要“出征”,做到守河有责、守河担责、守河尽责。要完善考核评价和激励问责机制,将“两制”工作成效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对工作不力、问题突出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二要构建协同共治格局。“两制”工作非一部门之责、一行业之事。水利、林草部门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发改、财政、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要打破行政区划壁垒,特别是针对XX河等跨区域河流的保护治理,要主动加强与上下游、左右岸地区的沟通协作,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共同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屏障,服务好XX区域协同发展大局。
三要引导全民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深入解读“两制”工作的政策法规和重要意义,曝光反面典型,宣传先进事迹,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要创新公众参与形式,畅通监督举报渠道,积极推行“河湖卫士”“民间林长”等做法,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志愿者、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到河湖林草的保护和治理中来,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林草兴则生态兴,河湖美则环境美。做好河长制、林长制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坚如磐石的决心、抓铁有痕的力度,扎实推动河长制林长制工作再上新台阶,以优异的生态答卷,为开创美丽XX建设新局面、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