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五五”规划编制专题会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十四五”即将收官,“十五五”的大幕正待开启。站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上,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意义非凡,责任重大。“十五五”规划,绝不仅仅是一份文件报告,它是指导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更是我们应对变局、开创新局的战略罗盘。编制好这份规划,事关全市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现代化强市建设的未来。全市上下必须以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好这项工作。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把握“十五五”时期的“时”与“势”,在认清大局中找准定位

谋划未来,必先洞察时代。编制“十五五”规划,首要的是把准时代脉搏,看清发展大势,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此处隐藏2859字,下载后查看---

第一,以项目为王,构筑发展硬支撑。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规划的宏伟蓝图最终要靠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来落地。要把项目谋划贯穿于规划编制的全过程。要杜绝“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现象,让规划真正成为项目库和作战图。要建立“三个一批”的项目滚动推进机制:即谋划储备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梳理筛选一批“十五五”期间必须开工的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一批“十四五”结转的续建项目。各地区、各部门要立足自身职能,深入研究,精心策划,特别是要围绕新质生产力、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谋划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标志性工程。要拿出“挤”和“抢”的劲头,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对接,力争我市更多的好项目、大项目进入国家和省的“大盘子”,为未来发展争取更多资源和支持。

第二,以改革为要,激发内生新动能。规划的实施离不开体制机制的保障。要把改革创新作为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内生动力的关键一招。要聚焦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堵点,谋划推出一批引领性的改革举措。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高土地、资金、数据等要素的配置效率,为好项目、好企业提供有力保障。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壁垒,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要创新投融资体制,积极推广PPP、EOD等模式,有效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通过改革,拆除束缚发展的“藩篱”,营造万马奔腾、活力迸发的生动局面。

第三,以民生为本,汇聚群众向心力。人民是城市的主人,也是规划的最终评判者。“十五五”规划的编制过程,应当是发扬民主、汇集民智、凝聚民心的过程。要坚持“开门编规划”,不能闭门造车。要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综合运用实地调研、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网络征集等多种方式,把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原汁原味地吸纳到规划中来。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让规划的每一个字、每一项指标、每一个项目都带着民生的温度,都回应着人民的期待。只有这样,规划才能获得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凝聚起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磅礴力量。

第四,以协同为纲,凝聚全市“一盘棋”。规划编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强大合力。要强化上下衔接,市级总体规划要加强对县(市、区)规划的指导,各专项规划要与总体规划紧密对齐,确保目标一致、步调协同。要强化横向联动,发改部门要履行好牵头抓总的职责,各相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主动向前一步,加强信息共享和工作会商,坚决杜绝各自为政、互为掣肘。要强化责任落实,要明确规划编制的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压实工作责任,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序进度高质量推进。

同志们,谋划好“十五五”,就是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XX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既是一场考验我们战略眼光、智慧能力的“大考”,也是一场检验我们责任担当、工作作风的“实践”。希望大家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全力以赴、扎实工作,共同绘制出一份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高质量发展蓝图,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XX而努力奋斗!